淘客熙熙

主题:《杜拉拉升职记》与中产阶级幸福观 -- 达闻奇

共:💬92 🌺17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你我价值观不一致

谈观点是谈不拢的。不过谢谢你对我这么高标准严要求。不给中产阶级明确定义,是有原因的,不知你有否看到我之前的回复: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从未被有效证明过

即便在西方,“中产阶级”也是一个很难定义的概念。甘阳在《豪华车自由主义》中说:

克林顿等“新民主党人”正是痛感老民主党人这一误党误民的政治路线所造成的恶劣结果,开始改造民主党,力图重新寻回民主党在“新政自由主义”时期以来已有的社会群众基础。1992年大选克林顿的民主党之所以终于获胜,最根本的原因即在于克林顿成功使民主党摆脱了多年来的“豪华车自由主义”文化解放政治路线,全力诉诸于所谓中产阶级,以与新保守主义争夺最广大的社会群众基础。

由于“中产阶级”一词在美国的含义极为含混,它不但包括普通工人,而且事实上任何一个有一份工作的美国人都会把自己看成中产阶级,因此,诉诸于这一可笼统包容最大多数人的“中产阶级”含糊指称,而非诉诸黑人、女人等这些指称非常明确的群体,同时紧扣与最大多数人都直接相干的社会经济权利,而非突出少数人关怀的“文化权利”,自然也就可能赢得较广大的群众。

不过“豪华车自由主义”的历史作用却也不能完全抹煞,事实上当新民主党力图争取所谓中产阶级时,共和党代表大会则不得不效仿民主党代表大会,也特别突出女人和少数族裔的比例,小布什现在更标榜他的内阁任命的女人黑人西班牙裔高官比克林顿还要多。

“中产阶级”作为一个独立的阶层是否存在,是否自洽,是否可持续,这些都存在疑问。某种意义上,它是资本主义为了调和劳资关系,缓和社会矛盾而制造出来的一个阶级,如果非要给一个定义,可以这么说:中产阶级是一个依附于资产阶级,占有一定资本但缺乏控制力的群体。马克思首倡“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二元分析法,但在他的诸多著作里,也出现过“中产阶级”、“中间阶级”这样一些非常模糊甚至自相矛盾的术语。盖因中产阶级文化是资本主义自我调控的一门艺术,有悠久的历史传承。详细的社会学考证超出本文的范围了,我只负责给出资料,请大家思考并讨论。这里再给一篇

黄宗智:中国的小资产阶级和中间阶层:悖论的社会形态

中国的社会形态不应简单套用“中产阶级”占最大多数的“美国模式”来理解,也不应等同于“无产阶级”占最大多数的古典马克思主义模式。中国的社会实际与两大模式的关键差别在于其小资产阶级。“旧”的小资产阶级,包括农民和工商个体户,今天仍然占据中国社会从业人员的一半以上。至于“新”的小资产阶级,亦即“白领阶层”/“中产阶级”,在经济收入上确实远高于“旧”小资产阶级,但他们只占中国社会的较小比例。在中国当前的社会结构中,低收入的旧小资产阶级,加上低收入的工人阶级,明显占绝大多数;也就是说,从经济收入来考虑,中国的社会结构明显仍然是金字塔型,而不是橄榄型,并且将比较长时期如此,绝对不应混淆于美国模式。但如果从政治意义上来考虑,中国社会则确实具有相当庞大的“中间阶层”。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