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也说威廉透纳——五四青年节的美术馆之行 -- 张声语

共:💬108 🌺10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那有了录音以后,音乐又往何处去?

努力表达录制无法复制的情感?

有一点是大家意识到的,就是有了录音以后大家对“技巧”的要求反而是更加高了:不许有错音。不像之前的大师——科尔托是这一点上最出名的,他自己说来听我的音乐会错音可以装一个大笸箩。但是不打紧啊,气氛啊情绪啊在单声道的录音都是喷薄而出。现在,音乐学院学术毕业都能做到没有错音,准确成了他们首要的基本功,可惜的是,磨技巧消耗了他们太多的精力。

在麦克风发明以前,对于歌剧演员的基本要求是音量要大,保证歌剧院后排听众能听得见。有了麦克风以后,对于音量的要求开始弱化,所以气声,颤音等等新的表现手法层出不穷,目的是追求更强大的表现能力,表现更复杂的感觉。

话说,麦克风在古典音乐现场表演中仍然是大忌,歌剧院里有麦克风用来录音但一定不会用喇叭参与演出。几年前有一场古典吉他协奏曲的音乐会,地点是在上海音乐学院内的贺绿汀音乐厅,场地方出于“好心”担心吉他的声音太薄被乐队盖过,打开了后面的扬声器。这是绝无仅有的在室内的现场音乐会里使用喇叭的经历。却不知那扩音系统是有延迟的,结果,坐在喇叭下方的我们就听到了很奇怪一种“环绕”音效,难受的很。

可以说麦克风拓展了音乐的表现力,但不包括古典音乐。这一点来说录音的后期混音制作扮演的角色更加明显,很多音乐家都是坐镇录音室参与混音制作的,俨然艺术创作的一部分,卡拉扬和古尔德是典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