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讨论】薄熙来旋风 -- Javacai

共:💬436 🌺3508 🌵1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时间上的确有点奇怪。昆仑纵队是1947年年的事情

公认的说法是毛主席在1947年转战陕北期间用过李得胜这个名字。但是这时候李敏李讷已经比较大了,不至于连姓都还没有吧。

是不是毛主席在抗战期间用过的化名也有过李姓呢?等达人来解释。

  四、毛泽东用过的名、字、号、笔名、化名

润之:字,一作润芝。早年蔡和森等和他通信时常以此相称。亦缀作笔名,见署于《天问》、《向导》等刊物。

  润:笔名,润芝的简署。早年撰文署用,如于《政治周报》撰《帝国主义最后的工具》等文。

  泽东:早年撰文常缀作笔名,以《湘江评论》为较多。其次在《向导》周报撰写论文也时有见署,如在第三十一、三十六期,先后有《北京政变与商人》和《“省宪经”与赵恒惕》诸篇。

  二十八画生:笔名。1915年在长沙第一师范就读时写《征友启事》首见署用,并和纵宇一郎(罗章龙早年别名)互相酬答诗篇。1917年在《新青年》三卷二期发表《体育之研究》亦署此名。按:“毛泽东”三字繁体共二十八画。

  石山:笔名。1923年7月,于《前锋》第一期发表《省宪下之湖南》署名。后又见于《政治周报》第四期,撰《12月20日广州的反段大示威》。

  子任:笔名。1925、1926年,在《政治周报》撰文署用,发表有《中国国民党选派学生赴莫斯科孙文大学》、《上海民国日报反动的原因及国民党中央对该报的处置》、《反对右派会议者遍于全国》等篇,分载于二、三、四各期。按:1982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湖南文史资料选辑》第三集,载有何汉文《记留俄学生》一文,其中提到“子任”写的《中国国民党选派学生赴莫斯科孙文大学》这篇文章,但未注明“子任”是毛泽东的笔名。现按注于此,以便读者。“子任”似系“润之”二字变化而来。

  泳芝、允滋:笔名或别名。

  马任、赵东、李得胜:化名。

  事任:化名。1946年用。

  毛奇:这是毛泽东在长沙一师就读时同学们对他的尊称外号。外号的由来可见1979年第十期《党史研究资料》,罗章龙《回忆新民学会(由湖南到北京)》一文。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