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看不见的战线--进化论与神创论之争 -- 田野

共:💬76 🌺1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没那么高的造诣吧?

培根和牛顿都是这样走下去的。

走着走着,要想追求更彻底的统一,自然会回到哲学层次去探寻的。

如果说,我们研究科学,是研究“怎么做”的问题的话,那么研究哲学,就是“做什么”的方向性问题了。

我揣测,他们这样的高人,在寻求让自己满意地对世界的解释和说明的过程中,在哲学层面找寻的结果,最后导致只有去神学里才能得到满意答案,可能是比较合理的说明。

俺对科学的反动,其实还不是这样,是起源于对“以科学结论指导现实生活”这一现实的恐惧和绝望。

简单点来说(那是不可能滴...),我们举个例子吧。

俺住的海滨,有一片有名的沙滩。每年夏天都有很多人到这里海水浴。有一次俺无意中溜达到那里的一间小铺,看到里面挂着的照片里有一幅相当老旧的风光,盖是此处二十多年前熙熙攘攘的风景,和今天几乎无二致。唯有一点差异,让在下大惑不解。

二三十年前那张照片上,看不到沙滩上的阳伞;而现在的沙滩上,遮阳设备鳞次栉比。俺就问老板何故。老板说,那会儿阿,宣传里说晒太阳好,所以人们就都暴露在阳光下,以期获得代表健康的黝黑的皮肤,还有科学家们预言的维生素D合成了。

然而,后来的科学家又改换了说法,过度暴晒在阳光下,会导致皮肤癌的发生机率大大增高,据说那一代裸露在沙滩上的人,皮肤癌发病率扶摇直上,已经造成了恶果.....所以现代人还是老老实实躲在了阳伞的庇护之下。

俺听后很受感触,想来想去,又想去想来,就在这想来想去又想去想来的过程里,似乎想明白什么事情――科学的发展,本来就是螺旋形的,今天的结论,到了明天可能被扭转180度;到了后天,又可能再被扭转回来。当然我们的认识水平可能一天胜过一天,但......但我们要以哪天的科学结论,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呢?

像这样用“最新的”科学结论,作为指导的依据,我们则不能保证我们承受得起自己由于认识不完善导致眼前的结论与真理本身彻底背道而驰而造成致命结果的风险。

在这个例子里就是这样的一个简单表现,我们按照最新的结论去指导大众;大众也因为相信科学而无保留地接受之;

这个结论的片面性,在二三十年后才被认识到;

人们也因为“科学的进步”而及时修正自己的行为模式,以期适应“最新的科学结论”;

但这二十年中,为自己相信科学而犯下致命错误的那些人们,其代价要由谁来买单呢?.....

科学?No! 科学会说,我们的前进方式就是这样的~~~

受害者本人?No!他们也会说,我们相信科学,才会...

所以,我看该受到谴责的,是对科学的迷信。

但这并不能解决一切。

我们学理工的,大多会以0/1的方式来思考,这个日光浴问题,肯定兄台们不会仅仅局限于此来处理吧?

从形成的机制上来看,这样的问题不仅过去存在,现在和将来,也会以同样类似的方式出现在我们生活里面:

一个新的结论被学界公认;

社会的大多数接受其作为社会实践的指导;

我们做了;

过了若干若干年,也许是若干若干代,终于发现了这个结论里存在着致命的因素;

我们极其我们的后人,要为此付出代价。

这么一个通用的 scenario ,大家应该都能接受吧?

我觉得没有什么现行机制能够阻止其发生的。

到时候,也许是无足轻重的小bug,也许就是让我们物种全灭的大灾难.....问题在于:我们负得起这个责任么?

回头看看,我们有多少类似的经历,近在眼前的“反应停”的惨剧还历历在目不是?远一点来说我们对环境的破坏,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还需要后代们去评估......而我们这些笃信科学救世,科学创新的人们,为此又作了什么呢?我们只是针对一个bug,开发一个补丁......看看我们自己的行为,只能说是微软的翻版。有没有想过,正如Windows的Patch和Hot Fix一层摞一层地贴补下去,迟早有一天会彻底崩溃,我们的这种补丁机制,也永远赶不上新问题的产生呢?......

所以俺变得很悲观。

逻辑上,我们相信科学,但我们相信那一天的科学呢?....我看我们相信的,永远只是“明天的科学”罢了~~~~~而是否能看到明天的曙光,也许还是问题。今天也许就是我们自掘坟墓埋葬前途的日子了......呜呜呜!

这就是俺为啥要反对“以科学的结论指导现实生活”的原因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