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中国的科幻事业又一次走到了路口…… -- 万年看客

共:💬72 🌺8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科幻作家妲拉的回复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0519420/

作为一个半媒体从业人士,资深科幻读者,看到这个帖子,有些话不吐不快。

帖子写得很技巧,很强大,我向网线那头的同行致敬,对比科幻世界编辑方发出的公开信,你们显然更懂现在的语言潮流与政治潮流。

先说这么一段:

李昶上任还不到1年,而科幻世界是从阿来后期就逐渐走下坡路的,但是这期间由于一个小概率事件——科幻事件的一篇文章成功预测了当年高考的作文题目,让科幻世界陡然发行量激增到40多万册,可是当意外力量逐渐消失后,科幻世界基本上就按下行曲线毫无反复的走到了今天。有心人可以去科幻世界管理发行的副社长刘成树那儿查查李昶上任之后掉的发行量和发行比例与过去几年的发行量对比,就知道是不是指控信里所言了。

其实杂志增加广告页面,开源节流是现代杂志发展的必由之路,尤其很多老科幻员工也给我反应,在李昶上任前科幻世界快发不起完整薪水了,李昶上来之后降低成本增加广告页码寻求合作方都是因应困境之举。

----------------------------------

第一段的避重就轻之处,可能还不是那么容易看出来。从这个销量统计贴(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0432938/)里,可以看到十多年来科幻世界的销量统计数据。当然,我们不像“合作方”那样能够拿到准确的数值,所有数据均来源于公开资料。阿来就任是97年,离任是2006年,从97到2001,这期间的销量是一条陡峭的上升曲线,高考事件正是在这一期间,何来“逐渐下坡时因为突发事件激增”这一说法?至于2001之后的数据,倒的确是下降的,不过也并未超出激增回落的普遍规律。

无可讳言在李社上任之前,杂志质量比起2000年左右就有所差距,销量肯定也有所差距,看在眼里的人都知道。这个问题圈内的朋友谈过很多次,SFW编辑也谈过很多次,但是现在我们不去谈。为什么不去谈?因为有更紧急更重要的事情,好戏正在你们的第二段。

“增加广告页面,开源节流”说得很正确,很技巧。不知道贵刊的“增加广告页面”是不是以牺牲刊物正常栏目为前提的,更可笑的是,是不是以降低广告收入为前提的?“开源节流”也很好,不知道贵刊的“开源节流”,是不是首先砍的作者稿费和刊物纸张成本?既然都是行内人,作者的重要和阅读体验的重要我们就心知肚明,如果贵刊认为很正确,不妨从我做起,效仿如此“正确”的改革。“很多老科幻员工给我反应”“发不起完整薪水”,对不起,据我所知,科幻世界的薪水虽然不高,此前好歹按时按量发放了。李社来之后,薪水拖欠与否未知,作者稿费的拖欠是确凿无疑的。顺便说一句,这些事情我所以知道,不是“很多”员工向我“反应”的,而是我跟朋友聊天聊到的。不知道作为一个“合作方”,为何会有这么多员工纷纷向贵方“反应”问题,这还真是很值得深思的一件事情呢。

  在这7宗罪其他罪名陆续破攻之后,现在逼宫团队只有牢牢抓住最后一支令箭,就是所谓“将科幻世界旗下的杂志“一号多刊”地公开叫卖,出租给那些毫无出版资格的公司和个人,杂志的编辑出版完全失控,严重冲击杂志社的正规出版物,极度毁损杂志社品牌形象。”这一点上,我一定要解释一下,由于在国内一切媒体都是属于国家,舆论要为dang政服务,所以个人和企业是不能拥有媒体的,所以几乎所有的外资或者私人资本的媒体合作方式都是以杂志社的刊号,合作方负责经营的方式来合作的。而这样现有99%的媒体合作方式却被逼宫者说成一大罪名,我相信这也是逼宫倒社人士的“无奈之举”。因为他们实在找不到更好的鸡毛了。

---------------------------------------

我想请问贵刊几句话:第一,贵机构有没有出版资质?第二,贵刊的出版发行,SFW杂志社有没有权利控制?第三,贵刊品牌形象与科幻世界的品牌形象是否吻合?

这些问题,都很好回答的,是非题的选择而已。那么你能告诉我,你所引用的这几句话,有哪一句不属实吗?

从法理上来说说不通,你们一定觉得很冤枉吧?是的,刊号合作这事儿,不止你们一家在玩儿,凭什么你们就要成为这起事件里的“无辜路人”。

明规则讲完咱们来讲潜规则,为什么明令禁止外资进入出版业,我们都心知肚明,为什么不开放注册刊号,我们也心知肚明。合作出版的那么多,道上的规矩就是不给刊号方惹麻烦,不知道你们搞的是不是麻烦?

在3月26号,倒社团队和四川省科协提出条件第三条“3.要求四川省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局派驻工作组,调查李昶同志倒卖刊号,导致出版物出现重大政治错误的问题。”就正式完全将moment瞬杂志牵涉其中,因为其中“出现重大政治错误的问题。”是直接指控moment杂志的,我真的觉得非常悲哀,因为moment瞬是一本时尚杂志,它不是时政杂志,但是做moment瞬的杂志人是有这基本道德良知的中国人,所以会在moment瞬杂志中体现自己的一点点观点和小小的一点良知,因为瞬杂志本来就是一本有文化观点的时尚杂志。

   所有中国的媒体人都知道,在国内做媒体是多么的辛苦和不易,几乎就是负重的舞蹈,但是中国还是有无数高素质高度责任心的媒体人用事实讲话。可是科幻世界的媒体同仁们因为自己的内斗,争权夺利不惜来牺牲一个新创刊杂志的前途,无视这本杂志是这么的优秀和有品格,用谣言和罗织的罪名碾碎moment瞬杂志全体同仁的努力和心血。难道就你们科幻世界编辑付出的是心血,瞬杂志编辑付出的就不是心血!

  

  大家看看他们口中所说的“政治错误”都是什么,大家看看他们所列举的所谓罪证。

-----------------------------

豆瓣无法贴图抱歉了,看不到的同学大可去原帖地址围观。

你可以贴出来给大家评理,可惜最终裁判权不在围观群众手里。这些在工作组在上位者眼里是不是触到红线,你们应该很清楚。如果不是危及到生存,这次事件到此你们完全不必出面。

我理解你们对自己生存的焦虑,但我同时只能表示遗憾。我也是一个有文化立场有良知的人,作为我个人我可以明确地说,我不觉得这些是罪证,但是有关方面不会如此认为。

作为一个有文化立场有良知的人,对你们有文化立场有良知的内容,我理应表示敬佩与尊重,在如此环境下,做出这样的内容冒着莫大的风险。

但是正因“刊号合作”,这样的敬佩与尊重到此不得不变成疑虑,你们享受了“敢言者”带来的荣耀与认同,却将随之的风险放在完全无辜的刊号方头上。你们的内容一旦被认定触线,刊号方难辞其咎,不知道你们另找出路的时候,会不会对被你们无辜牵连的人心存愧疚?你们个人有没有出版从业资质我不清楚,但是刊号方有出版从业资质的人,却要为你们承担后果。

你们面临如今的困境,大可换个码头重新再来——就如你们现在正准备做的,还可以以此事件争取眼球求得更大的销量更多的同情,那你们留给刊号方的是什么?如果因为你们的问题同归于尽,科幻世界的出路在哪里?

你们就可以为了自己所谓的“文化立场与良知”,你们自己的销量,来牺牲一个老牌刊物的前途,牺牲无辜者的前途?

到此也就图穷匕现,科幻世界争的是生存,我们这些科幻迷争的是梦想。作为一个奔三许多年的科幻迷,这辆公共汽车我的确已经下车了很久,但这座站台是我的一个念想,我不希望回头找不到它。梦想之所以于我尤其珍贵,是因为留下的梦想已经不多了。

你们争的是生存,我理解。但是你的生存与我的梦想如果不能并存,对此我只能很真诚地说声抱歉,有文化立场有良知的文字在很多地方我还可以看到,但是科幻世界真的只有这样一个。

当前政策下所有的出版业从业者都在刀尖上跳舞,我们都共同希望有更加宽容的那一天,但是在那一天到来之前,在如此境况之下,我不能眼看着自己的梦想为你的文化立场或者良知或者别的什么承担风险。

最后你们的话原样奉还:一群为了自己利益用无中生有罪名甚至是政治谋杀无辜者的人是没有任何资格谈理想和杂志未来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