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讨论】毛时代普通人的精神面貌——上山下乡 -- 酥油茶

共:💬613 🌺1867 🌵7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时间没错

可见《中国知青史》,第一批是1967年10月-1968年初,这批是以自愿为主的,知青主要是来自北京、青岛,去的地方也主要是内蒙等边疆地区。68年开始就是大批有组织的让毕业生下乡了。

另外,说到上山下乡,我从帖子里面感觉大多数人可能都以为是文革之后才有,其实是从50年代就一直有,文革前的典型就是贴里有人提到的邢燕子,还有侯隽等。不过下乡在文革开始后逐渐变成了遍及全国的一项制度,波及人数太多所以才广为所知。

补充一点儿关于老三届下乡的历史:

老三届学生上山下乡热潮的序幕就此拉开了。从这时起到1969年老三届学生离京,这场运动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67年10月至1968年春,是带有自发形式的上山下乡阶段;第二阶段,1968年夏到当年的12月21日,是各省、市、自治区开始有组织地动员毕业生上山下乡阶段;第三阶段,从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传达了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以后,至1969年春,此时老三届生于的毕业生大部分已被送到农村。在前两个阶段离校的,大多是对上山下乡方向持积极或者比较积极态度的学生,特别是1967年率先下去的几批。

——刘小萌《中国知青史》,1998年第一版,第113页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