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中国汇率战之先为不可胜》反击>引发反华尔街示威游行 -- 思想的行者

共:💬16 🌺2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汇率战反击的主战场-----世界舆论-争夺汇率战话语权

美国为什么迟迟不敢对中国发动提升进口税率的汇率战呢?

这就好像是打架一样,先动手的那一方总是更理亏,美国这个国家在国际博弈中混得很熟了,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得了便宜还要卖乖的事情,他没有理也要让世界觉得就他有理---这个可能与美国的政权本质有关----美国的政权是垄断资本政权,而资本是非常的重视自己的声誉、形象等等无形资产的

所以美国需要应用舆论来攻击中国,在舆论布局方面,他们很早就这么做了,当年打败苏联,就是美国在全球的舆论界布局的成功的一个体现----当然了,这样的舆论是有武力做保障的,在美国卵翼下的欧洲和太平洋西岸地区的诸多国家对美国也有诸多不满---比方说欧洲现在对美国投机势力操纵CDS,扩大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很不满,日本更是对日本的不满由来已久,甚至日本已经停掉了在印度洋上对美军军舰的供油,但是他们只敢口头表示不满,并不敢真正来真格的,因为欧洲大陆实际上从军事角度上来说相对于美国来说是差了很多很多数量级的,欧洲人本来就打算把自己给绑在美国的战车上的

只要美国拿出很多很多的理由来---反正真真假假,能够让欧洲和日本以及全世界舆论没有其他话说,形成一个中国的汇率天怒人怨的印象,那么到时美国就可以动手了

当然了,美国迟迟不发动对中国的汇率战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美国的大量的投机资金(不习惯于严谨表达的中国人把那称之为热钱)需要借助中国货币管制的众多漏洞进入中国---中国的货币进入管制尽管是漏洞百出,但是还不能说是形同虚设,只是降低了投机资金流入的速度

而这些投机资金一如他们当年冲击东欧一样,是需要在资本市场上和房地产市场上大举投资,并且相当程度的控制那些资产的---为此他们于2008年发动了对中国股市的做空战,很成功的使得他们的建仓成本压低到了只有原来的好几分之一,并且使得大量的中国投资者不敢再踏入股市与他们争夺中国资产。

投机资本们需要的是一个时间窗口,在这个时间窗口中尽可能多的以尽可能低的价格略取中国资产,等到这个目的达到了以后,美国本土就可以发动对中国的汇率战了----原因很简单,人民币一升值,就意味着投机资本能够在中国大陆兑换到的人民币大幅的减少。

因此,美国汇率战的发动是遵循着一个已被设定了的节奏的,可以说这一套他们驾轻就熟,就如同他们当年控制了东欧大部分资产以后,就让市场给东欧货币升值---进一步使得东欧经济成为依附性经济,同时还给人以东欧国家的GDP大幅增加的印象。

所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如果让美国在舆论战中成功的对人民币汇率实行了严厉的妖魔化,那么美国的汇率战就可以畅通无阻的发动了(当他们发动舆论战的时候,肯定是对投机资本在中国的布局感到满意了,不然他们也不会发动舆论战,而后推迟一段再发动)

中国对美国发动的汇率战并不是没有办法,问题在于现在的中国需要延缓汇率战发动的时间,中国需要一个时间窗口来实行转型和肃清内奸,打击投机。

因此,反击战首先需要在舆论界---特别是国际舆论界发动

换句话说,中国现在需要的是在汇率问题上与美国争夺话语权

美国在经济舆论方面的弱点是他们国家的投机资本肆意冲击其他国家,而他们的舆论攻击点则是美国的贸易逆差,导致的美国就业率的下降。

中国政府现在声辩的是美国的贸易逆差是因为美国实行高技术出口管制,这个声辩的声音其实是微弱的,因为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出口管制那是人家的多年以前的既定政策,那根本就不可能被改变的,欧洲和日本也都非常认同美国对中国的高技术出口管制,而且从安全利益的角度上看,欧洲日本也同样和美国持同一个立场,中国政府这样的反驳只会让那些强权觉得中国简直一点都不懂得国际政治。

如果中国政府身边的智囊团有足够的实力的话,那么就可以很清楚的揭示出来,美国的贸易逆差的根源在于美国经济的投机化导致的美国制造业的空心化,或者说是华尔街本身的投机对美国实业的冲击造成了美国实业的日益严重的空心化,人民币汇率保持一个较低水平恰好使得美国消费者能够有更大的消费水平,从而事实上抬高了美国的内需,从而带动了美国就业,中国进口商品造成的美国的就业岗位流失是少的,因为美国就业岗位不被中国的进口所带走,也会被其他的发展中国家给带走

所以在舆论战中,需要咬定华尔街的投机对美国制造业的冲击这一点,将华尔街的投机对美国制造业的冲击这一点在世界舆论中充分的展现出来,从而引发世界的共鸣,因为华尔街的贪婪和冲击他国经济体系的为所欲为,早就臭名昭著了,这样话语争夺的主动权就重新掌握在了中国的手中。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中国的学者们要拿出自己的胆量和勇气来主动的要么以中国官方要么以个人的名义在中国媒体特别是在世界各媒体以及各种世界性的公共场合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当对方反驳你的时候,要有理有据的进行辩论,利用自己的学识戳穿对方

从笔者以前偶尔看的一些环球时报上的中国学者的文章来看,发现不少学者根本没有对外辩驳的勇气,他们发表的文章很多就是外国学者的观点的摘抄,这体现了现在中国的学风的问题,需要迅速的彻底的扭转过来。

比方说,当克鲁格曼发出了拿下中国的狂言的时候,我们中国的学者是否也能够及时拿出针对性的言论来呢---新华社的反驳文章是一篇,但是我们需要更多,而且不仅是发表在新华社的,还要有在外国通讯社上的文章,以及在国际经济论坛上的发言等等

我认为,这对八股丛生的中国经济学界,也是一个浴火重生的好机会,现在是需要学者们上战场的时候了,就看他们有没有这个胆量,有没有这个能力了,这在二十年前,只有一个何新,现在呢?

通宝推:土拨鼠yuanap,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