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水”煮《论语》——极不靠谱的读《论语》(1) -- 江南水

共:💬53 🌺31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水”煮《论语》——极不靠谱的读《论语》(6)

自重不是死要面子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夫子第一句话的关键字是“重”,可以肯定,这个“重”不是体重。要是“体重”的话,那就热闹了:不是大胖子,就没有威严,学了什么,也会马上还给老师。

作为一个正宗的麻杆儿,有没有威严,我是不在乎的,要说“学了什么,也会马上还给老师”,我就不干了,上了这么多年的学,我自己好歹也留下了一点儿啊。

再说,按照“体重”来解释,减肥行业也不干啊,都按照孔夫子的教导去做了,他们喝西北风啊。

那么,这个“重”,是个什么“重”呢?

一说是“庄重”,说俗一点就是,摆起架子来。

大架子一摆,威严自然来?

也不一定。

自古以来,穿龙袍不像太子的,多了去了。魏襄王倒是正经的坐在了领导人的位子上,孟夫子对他的评价是,一看就不是块当领导的料(望之不似人君)。

再说了,按照“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基本原则,架子越大的人,越容易把学到的东西还给老师。

在这里,我同意南怀瑾先生的看法,这个“重”,是“自重”。

这个“自重”是文学意义上的“自重”,不是物理学意义上的“自重”,物理学意义上的“自重”,还是体重。

面子是别人给的,更得是自己挣的。

要想让别人真的是把你这个人当回事儿,而不只是把你的钱包或者屁股当回事儿,那自己首先要把自己当回事儿,而不是整天显摆自己的钱包或者屁股底下的位子。

一个人要是真的把自己当回事儿了,那他做事儿的时候,自然就会自信满满,即便嘴上没毛,也会让人感觉他办事很牢,威严自然就来了。

是人就会犯错误,犯了错误后,人的第一反应,通常是掩饰,实在是掩饰不过去了,再狡辩,狡辩也不好使的时候,最后一招儿,赖账。

一个太把自己当回事儿的人,通常也是一个死要面子的人,有了什么闪失,也不愿意认账,更不要说是主动去改正了。

“过则勿惮改”,该认栽的时候,认栽。

这才是爷们儿的范儿嘛。

在孔夫子这番话里,最有意思的是这个“无友不如己者”,通常的解释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

这就来问题了,人和人之间怎么量化,谁是一百分,谁是不及格,哪一个说了算?

连个标准都没有,谁敢说自己就一定比别人强呢?

谁又有资格挑挑拣拣的选择朋友呢?

再说了,乙不去跟不如自己的丙做朋友,那比乙强的甲凭啥屈尊跟乙做朋友啊。

按照这个解释,那就有趣儿了,人人都交不到朋友,都亲身体验着皇帝的感觉,孤家寡人。

在今天来说,按照这个教导去做,那更是一个巨大的杯具,先生们不是钻石,也都将成为王老五,女士们,也都将成为败犬女王。没法子,男女之间找个等号,太难了,成双配对的概率比零大不了多少。

硬要说“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 ,也不是实在说不通。

不过呢,说起来就硬得要命啦,那就是,不要跟自己圈子外面的人交朋友。

这么理解的话,很可怕,极有可能滑向阿三的种姓制,也就不会留下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佳话。

我还是同意南怀瑾先生的看法,这个“友”,是名词,就是“朋友”的意思。

“无友不如己者”就是,跟自己交往的朋友,没有一个是配不上自己的。就像雪莉莱克德的母亲说的那样“没人比你好,你也不比别人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