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加快改革的小蓝海(上) -- 丘里来

共:💬4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加快改革的小蓝海(上)

我说话虽然努力求善、求实、求真,但不代表无恶话、废话、错话。不对的地方,不要当回事,当个笑话打发下时间就好了,还有时间的话泼点冷水,加点热油闹下更不会不高兴。

市场要不断发展离不开市场规则的不断完善,规则要完善就不得不要改革旧有的制度,改革或多或少要否定原有的体系,肯定会遇到阻力,所以改革通常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改革的难度除了同既得利益者的阻力直接相关之外,还同下面这些因素有关系:

同人口有关,人口越多难度越大。改变一个小企业的运行机制比较容易,但改变一个大企业的运行机制就困难不少,同理小国改革比较容易,大国改革就比较多困难,这同质量越大惯性越大的道理基本相同。

同人的观念有关,观念越旧、见识越少难度越大。改革的阻力不仅来源于利益受损者,还来源于人在观念转变上的困难。

中国人口多,传统深,改革难度只会更大,不会更小。

改革者通常都有良好的愿望,另外改革的阻力通常都出自于既得利益团体,所以面对困难,改革者通常主要在这两方面付出努力: 求真和求固。

本文中,

求真是指让制度更合理、更符合客观规律、更有效率的努力。

求固是指提高制度执行范围和程度方面的努力,例如规则的制度化、制度的宣传教育、制度的推广、制度的监督、违规的惩治等。

中国改革难度虽大,所幸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并非虚言。“特区先行先试”等一些大道至简的改革理念和方法,便将上述大国古国改革所特有的高难度巧妙地化解大半,中国人在改革方面形成的这些理念和方法,直到今天仍然有可能是全世界最简单、最科学、最高效和最可持续的蓝海战略。

先看看求真方面的特色优势。

对于规则求真来说,通常求真最大的困难不在于创新,不在于寻找新的规则,而在于如何确定最优的规则。会议表决通常不是确定最优规则的科学办法,因为真理通常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因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确定最优规则通常是一个真理识别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利益分配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看,西方人即使创新能力再强n倍,也不一定能派上用场,原因就是再好的创新,也很容易被过度强调短期利益的议员短视掉。

再看看求固方面的特色优势。

前面讲过改革的难度同人的观念有关,特区在改变人的观念方面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毕竟让一个人接受新观念最省事的办法不是讲道理,不是讨论,而是带他去可以眼见为实的特区体验下。

在我看来,中国人也许不需要太在意那些不了解中国,认为中国改革没有前途的人说的话,只要坚持改革,相信自己已有优势的蓝海战略,中国特色的制度迟早会改进到令他们惊叹不已的地步。

考虑到中国的广度和深度,近三十年中国的改革速度还是比较快的,要不经济面貌不会变化这么大。也许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许旧的特区不再特了,新的特区又还在萌芽中,也许改革的阻力越来越大了,这几年不少人提出了不少进一步加快改革的建议,受这些乐观言论的鼓舞,也受一些悲观言论的刺激,笔者最近也花了不少时间思考这个问题:面对改革阻力,最直接的办法自然是加强求固的力度,正如公开官员财产,放开舆论监督这些改革建议,但是除了继续努力求真和求固,继续坚持特区先行先试等大蓝海战略,加快改革还有无其他一些小蓝海呢?

经验表明,当前进者发现阻力巨大,前进非常困难的时候,在不同的战略方向开辟新的战场,往往会对整体战局的推动起到意想不到的甚至是关键性的作用。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想简单探讨下其他一些可以加快改革的策略。

丘里来:加快改革的小蓝海(下)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