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五毛之初步分析 -- 虎宝宝

共:💬89 🌺9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俺以为你在讨论超巡对抗防空导弹呢

如果对手很弱,己方能够取得压倒性的绝对制空权,“高空突防”当然没问题,还能节省燃油。。。

前面说过,B2的突防方式也是选择苏联防空体系的薄弱环节,单靠隐身去硬闯是行不通的。美国打伊拉克的时候,也需要阿帕奇低空渗透去攻击伊拉克的米波雷达,来为F117清除航路上的障碍呀。

如果对手有那么几招能威胁到F22,这样还把F22搁在高空,那只有在玩声东击西或者诱敌深入的把戏了。

=====================================================

1、现在红外制导头本身的有效距离可能在5KM左右,但是还有进一步提高的余地呀。一方面,焦平面红外成像导引头普及,还可以结合主动雷达技术;另一方面,三十年前机载的OLS-27探测距离可以达到二三十公里的水平,AIM-120的雷达导引头工作距离估计也不会超过二十公里吧。

红外制导的缺点可能在于本身不能测距,对优化引导律不利。另外,单一平台上如果仅仅使用IRST,难以给导弹中程指令。

2、红外制导导弹的速度确实不能太快,不过对付大气层内的载人目标估计也够用了,总不能说AIM-9X不能攻击超音速目标吧?

在以色列,只能咬尾的响尾蛇确实打不中米格25,麻雀和霍克好像也拿它没办法。在伊拉克,俺没有看到完整可信的与米格25相关的交战记录。好像后期的战术就是在预警机引导下,由F14/F15视距外对米格25乱射一通不死鸟或者AIM-120吧。

要注意的是,首先美国空军没有中距红外导弹,其次米格25压根没有超巡的能力。海湾战争中米格25躲避导弹的故事如果真实的话,一方面说明至少那时候中距弹还不成熟,另一方面只能说,只要飞行员具备态势感知能力,笨拙的冲刺能力也能有效对抗典型的三代机中距导弹,而不需要依靠什么超巡。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