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海龟北京随感 -- 囡囡

共:💬107 🌺22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梨花好,关键是“同口径”的比较,你就明白了。

一般硕士生进外企的第一年可以到月薪1万以上

==========================================

这个也是非常少数的吧。而且在能给这样工资的同一城市,同样水平的硕士,进中国同档企业,3年内就可以超过外企了。

那些进了外企的同学们,都在后悔呢。

-------------------------------------------

先说说同口径。首先是自身能力,生源。例如,同样的211,或者同样的985的同类专业,同样档次的毕业生(班内优秀,班内中游,班内混混)。这样才能做科学的比较。

然后是企业方,其实即使同一个外企的待遇也不是统一水准的。大致有两方面的差异,地域,工种。例如,同样是大名鼎鼎的Intel公司的芯片工程师,在上海工厂和在成都工厂,大连工厂的同样职位,待遇相差就很大很大(所以Intel为了降低成本,后来把上海工厂关闭迁移了)。同样在Intel,你做销售和做研发工程师,待遇差异也很大,不仅待遇本身差异大,而且待遇的结构差异也很大。例如,研发就靠死工资,销售却与业绩挂钩,做好了,奖金比工资多得多。还有些年龄不大的外企,则还处在有股票期权的成长期,骨干员工也能拿到。

你说的硕士第一年月薪1万的外企,一般也就集中在上海北京等几个核心城市而已,并且只针对少数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在这样的城市,同档的优秀硕士,去了移动,石油,交易所,银监会,哪个3年后看,总收入都不会低于你的外企的。而且你的外企还不分房子。呵呵。

不说国企,即使民企,比你这个高的也能达到。例如,同样的硕士,华为给的固定工资可能暂时没有那么多,但是如果外派的话,有相当多的补贴,肯定远远超过1万。如果不外派的话,进的研发项目组不错的话,年终奖就可以填平月薪与1万的差距了。如果运气不好,进了平庸的部门和项目,则3年内还是可以赶超的。因为工资有涨,还有股票等。

总得来说,外企貌似初薪高一些,但是其实升高的路子很窄,以3~5年总收入和职业发展通道来看,同一城市的大国企,一档民企,都可以赶超之。

而且国企又不裁员,铁饭碗,外企的“优越性”,结果金融危机的残酷裁员,已经深入毕业生们的心灵了。呵呵,连在微软都不一定能保住饭碗啊。看看现在的GOOGLE,更是焦头烂额了吧,更早之前的加拿大北电,则干脆低破产倒闭了。。。。。。那些从华为跳过去的年轻人,真不知道做何感慨。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