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八股】慑服-大国博弈背景下的毛赫舌战 -- 史文恭

共:💬458 🌺2274 🌵5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苏联对原来的东欧国家也是有帮助的

转载一段话:

所谓‘经互会是苏联剥削东欧国家的工具’,不过是七八十年代我国反修反苏氛围浓厚时为政治需要搞的春秋笔法。有趣的是,读那时候的《苏联东欧问题》,一方面每篇文章都要开篇明义地大讲苏修的贪得无厌,另一方面当你将读文章读下去,感觉往往却不是如此:至少毛子自己年景尚可时,经互会之间的贸易是可以称得上互惠互利的。原因很简单,结论可以硬往政治正确上去凑,数据和论证过程却很难被任意歪曲,那年头的学者毕竟不都是毫无廉耻的御用文人

经互会对三个不发达成员国基本是常年净输血,而东欧五国(不含后来离心的罗马尼亚)同苏联之间的分工和贸易关系要复杂的多,不是一句‘盘剥’就能概括的了的。战后初期苏联除了从东德大肆压榨战争赔偿以外,对波匈罗保几个不发达的东欧国家都进行了类似对华的大规模援建,从50年代末完成工业化直到80年油价暴涨为止,东欧五国的对苏贸易一直都是顺差,苏联虽然也常常塞给一些自己的劣质工业品,主要还是以比国际市场低得多的价格提供油气和原材料,同时苏联也是东欧工业品(除了东德和捷克马马虎虎,其余国际竞争力都不强)的最主要市场。要说经互会没有EEC和GATT来的成功,那主要是因为斯大林体系的固有缺陷,作为苏联中央计划经济延伸的经互会自然也不能克服其天生的弱点。苏联是将其作为先进制度推广的,因为他自己用的也是那一套,要说拖后腿,毛子自己才受害最深

苏联构建经互会体系当然是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服务,但绝非简单的杀鸡取卵这样粗暴,东欧和苏联经济本来就存在很大互补性,双方的合作在50-70年代间创造了相当程度上的双赢局面。比起完全听命于莫斯科的华约组织,经互会作为一个经济合作组织要松散的多,其成员国的自主程度是比较强的,可以选择不履行常委会的决议(没有强制性),而且东欧国家事实上也经常使用这个权利。经互会内主要是东欧五国和苏联之间,在经济分工和贸易合作上经常有非常激烈的争论和交锋,这在华约框架内就完全不可想象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