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小时候的零食 -- 思炎

共:💬169 🌺37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小时候的零食 - 继续

饮料类

*果汁棒,大家一定也记得它吧。当时的果汁味道非常的甜,甚至有些刺喉,其实它就是色素、果味精、糖精水的混合物。因为果汁棒价格比汽水便宜些,所以,大人们往往买果汁棒给孩子解馋。我记得,当时也开始有冰箱了,我经常把它放在冷冻室里,等结成冰后,在夏日的午后慢慢唆,也算是避暑消夏的佳品。

那时,还没什么人知道可乐、雪碧是什么呢。北冰洋汽水、上海汽水,它们可是气水的“老大哥”,当时最解渴的就是这个了,汽水橘子味浓度高、气也足,几毛钱一瓶。夏天,拿出一瓶冰镇汽水,咕噜咕噜一下子喝下去,再打个嗝,爽。。。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乐口福/麦乳精

五十年代,上海咖啡厂接管“福牌”乐口福。经过不断改良配方和口味,乐口福有一种浓郁的可可味,成为是那个时代最高级的营养品。后来又出产了风靡一时的麦乳精,麦乳精是由牛奶、奶油、麦精、蛋粉等原料制成的,带着一股奶香,孩子们最喜欢了,可是却不是经常有得吃的。因为当时麦乳精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一种比较奢侈的饮品,往往做为礼品互相赠送或用来待客的,所以孩子们经常背着父母偷偷干吃,因为这样吃比冲水喝味道更浓。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酸梅粉,可是疯极一时的超级食品,是一个小塑料袋里装上一种酸酸的粉末,五分钱一小袋。为什么它那么走红呢?其实,孩子们喜欢它更主要是为了它附赠的用来舀酸梅粉的小勺,这在当年可是引起了一场收藏热的,我也是为了收集里面各式各样的塑料小勺才每天买一小包酸梅粉的。有多少河友还记得曾经为它而狂的小勺?

酸梅粉有两种吃法,一种是拿来放进水壶里泡水喝。但当时更流行的方法就是直接干吃,把酸梅粉送进嘴里,粉一到嘴里就化开,满口是浓浓的酸甜味,含上几秒钟后再咽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饼干类

小时候,饼干在一开始也是奢侈品,那时妈妈会炒一些炒麦粉(炒面)放在玻璃瓶里,当我们饿的时候就会加一些白糖,冲一些开水就成了炒面糊。我也和其他孩子一样脖子上挂着钥匙,中午回家自己热饭吃,有时,当看到桌上有妈妈给留的几块饼干或一两块糖块,我就是世上最快乐的人了。

我记得那时我特别喜欢吃压缩饼干,很香,一块下肚,一整天都不会觉得饿。当时的威化饼干,桃酥饼、云片糕、绿豆糕、麻花、鸡仔饼”(小凤饼)、开口笑、“猫耳朵”等也远远比今天的好吃。

*江米条,也叫“糖条”,“油枣”, 香脆可口,如今也有卖,可是总觉得味道不如从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动物饼干是最吸引孩子的饼干之一,饼干的造型有小马、大象、老虎、小猪、猴子、小鸟之类。不同的小朋友有不同的吃法,有人会把最喜欢的小动物造型先吃掉,也有人把自己喜欢的留到最后吃, 更多人会把体积最大的大象留在最后吃。 还有人喜欢把饼干在开水或牛奶里蘸一下,饼干就变得软软的。。。

点看全图

*上海万年青饼干,当时因为相对比较便宜,所以也是幼儿园午睡后经常发的饼干之一。小时候,心里总是盼望有奶油饼干吃,所以每当看到发的又是万年青饼干,小小的心灵就尝到了失望的滋味,当然也好过什么也没有得吃。

可是,如今我特别想念万年青饼干的香葱味道,上次回家还特意买了很多带回来吃

点看全图

*面包。下面图片里的面包大家还记得吗?如今面包房是到处可见,里面供应着各式各样的新鲜面包,在那个年代,面包品种少,而且很多时候是春游时候才有得吃,所以虽然包装油油的,但记忆中那时的面包特别松软、香甜。春游时,很多小学同学喜欢带维生素面包,而我却最爱吃的反而是价格便宜一些的钙奶面包。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蜜饯零食类

话梅,桃板,杏脯肉之类的零食,在上海被称作“咸唠唠”,和大部分的女孩一样,它们是我小时候的最爱。虽然,现在有越来越多五花八门的零食充斥着货架,包装越来越精美,价格也越来越贵,但总觉得不如当年的滋味。

记得当时的“烟纸店”里买的话梅、杨梅、杏脯肉是包在一个小纸盒里的,里面只有一点点分量,但也很便宜,才1毛钱左右一盒。而小包的萝卜丝、桃板和香草橄榄是用纸包成3角状的,当时,我最喜欢吃的就是那种黑黑的,粘糊糊的,酸酸甜甜的杏脯肉,很令人怀念。还有用小小的白色袋子包装的无花果,才五分钱一袋,但味道可好了,酸酸甜甜的,吃完后嘴上是一层白粉,比起现在佳宝等品牌的无花果的味道浓多了。

最便宜的就是2分钱一包的“鼻屎”(老鼠屎),其实就是咸金桔(盐津枣),当零用钱快花完时,买一小袋“鼻屎”含在嘴里,也是十分幸福的事。

点看全图

*果丹皮和山楂片大家一定都不会陌生,虽然从我们小时候那会开始,直到今天,它们还沿用了以前的包装,但总觉得味道有些不同,也许是因为“物是人非”,那时的果丹皮和山楂片就是那时候的记忆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