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关于拉美化:“中国模式”有多独特 -- 土拨鼠yuanap

共:💬312 🌺1189 🌵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TG的土改过程也很有意思

,从一开始28年的井冈山土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土地而不是只没收地主阶级土地进行分配;规定土地的所有权归工农民主政府所有,而不归农民;禁止土地买卖等等。到29年在毛的倡议下承认上述政策错误,逐渐改成“自耕农的田地不没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要没收,但在革命初期“不没收其土地”,也“不废除其债务”;“对农村小地主要没收其土地,废除其债务,但不要派款及其他过分打击”;“对大小商店应取一般的保护政策(即不没收)” 。“土地归农民所有,任其出租买卖”的政策。从政治上来讲就是即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给富农以经济出路,给地主以生活的出路。

50年全国解放,开始全国范围的土改,基本上也是按上述指导思想进行的。到1952年底,土改基本上在除西藏等少数地区外的全国农村范围内完成,据TG自已统计,约有3亿多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分得了大约7亿亩土地和其它一些生产资料。可是不到5年,全国农村公社化就使这个土改成果彻底终结,中国所有耕地都变为国有化,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当初的政策, 同时也说明了对于社会主义国家而言,土地这种重要生产资料的国有化是必然的。为什么当初“错误”的政策会在建国后变为正确?孙中山也是主张“耕者有其田”的,为什么当时的国民党不能像TG那样搞土改?个人觉得这两个问题才最能揭示国共之间的根本分岐所在,同时也说明土改只是一个手段而不是根本目的。说到这里再回头想想两代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还是颇值得玩味的,都是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啊。

国民党在台湾祭出这个土改这个手段以后,竟使相当一部分封建地主成为工业资本家,如后来担任国民党中常委和“海基会”董事长、被称为台湾“政治商人”的辜振甫,原来是台湾有名的封建大地主,土改后成为台泥公司董事长,由封建大地主摇身一变成为大资本家。再回头看看国共高层里面出身地主富农阶层的都不算少,那个时候能从地主富农阶层出来革命的热血青年不首先过“封建家庭”这个坎是不可能的,惟国民党统治核心内像四大家族那样出身商人与买办的更多些,所以个人觉得在国民党身上是买办的问题更大些。

另外就是国共还是有点合作基础的,虽然不多就是了,而且被迫的意味较浓。这个基础就是救亡图存。两次都是这样,一旦救亡图存的危机缓和,面临自强自立道路的选择,合作关系就立马破裂。TG也不是没有动过跟其它军阀合作的心思,不过比跟国民党合作更不现实,所以同样都是封建"家天下“,这中间还是有点差别,至于满清哪种卖国的封建"家天下“那更是一点合作的可能性都没有,无论国共,都是要打倒的对象。倒是现在国民党在台湾也"土改“了,也没有封建"家天下“了,但还是看不出来有任何国共第三次合作的迹象,不知道TG是怎么想的,不过我觉得对所谓的第三次国共合作还是不要抱太大的希望才好。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