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中国高速铁道“1000亿元”的投标争论 -- xixi

共:💬20 🌺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个人的看法而已,供参考

1)

说法国能拿到120亿,只是个概数。法国和长春联合竞标的,他们的报价比日本+四方高一些,所以俺就臆测最后下注他们的金额也会比给日本+四方的订单款项高一点~~~至于会是110还是120,就只有等河那边的签约信息公开了才能知道。加拿大方面也是如此类推出来的。加方的报价比日本+四方还要低的,现在暂时按日本那105亿的三分之一来计算的~~~~呵呵

2)

造价问题,日方负担的主要当然是3编组整车+6编组的零件(以knockdown system交由中国组装),此外还有车辆的设计费用、试验费用、信号系统生产费用之类的,都要由川重抓总来进行。还有就是中国四方生产的时候的指导啦,零部件提供啦,也由川重的协作在内。

看了看川重的新闻主页,他们说这次是JR东日本把技术转让授权给六家日企合资的“光基铁道”,然后转让给四方全部机车车辆的技术和生产许可;同时把控制技术转让给株洲车辆所。最终达成车辆零件生产转移到中国来,日方未来向中方订购零部件的这一目标。

我觉得还是合理的。

其实对比一下微软的做法,就能多理解一些这样做法的道理。

微软在美国设计开发软件,拿到中国来也就是拷贝拷贝,也卖同样的价格不是?

如果计算生产成本,在中国微软投入的要明显比在美国小得多,还没有把所有技术转移,也并不妨碍其卖高价。

这种模式要是都能接受,上述技术转让生产车辆的合同,就不觉得过分了,是不是?

其实,微软之所以值钱,不是因为后期的拷贝复制的成本,而是前期的开发研究试验的投入。日本的火车也是如此啊。

至于法国和加拿大的技术转让情况,暂时还没有具体数字,不过都包含在其报价里面了,我想~~~~

3)

一下子弄三家的技术进来,的确挺让人难懂。

不过换个角度看看,让你用二百五十亿大洋,就买一家的技术过来,你是不是觉得更亏?呵呵呵

现在的结果,花同样的钱,多拿来两家技术转让呢,这可比开始拍卖时候的情景好多了吧?

如果对这三种技术的消化能在三五年内完成,今后国内铁路还有七万公里,欧亚大陆还有更大的市场,加上我们的造价优势,相信可以在未来二十年里够吃的。

同时,如果只选择一家技术,在政治上就连一点周转的余地都没有了。这样的选择,我想也算是为自己将来留一个余地的表现吧----毕竟法国人随时可能破产,而日本有随时可能跟我们翻脸~~~~~~

兄台意下如何?呵呵呵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