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美国的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一) -- 肥头

共:💬7 🌺3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美国的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文化(二)

美国是个民族的大熔炉,所谓的非主流文化就是美国的少数族裔的文化。在美国,非主流文化不说是五彩缤纷,也算是五花八门儿。

美国黑人的文化早已是美国主流文化的一部分。老一点的像爵士,蓝调,新一点的像饶舌,嘻哈等,这些都是美国的黑人文化,但已完全是主流的一部分。从现在的发展来看,下一个可能进入美国主流的是墨西哥及中南美的拉丁文化。

我想读者现在更关心的是在美国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化要想在美国五彩缤纷的非主流文化中争得一席之地,首先要和日本和韩国比试比试。因为,美国老百姓对东方文化没那么多研究。从他们的观点来看,什么中国,日本,韩国,都是东方文化,搞那么清楚干嘛?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不去努力,日本和韩国人就会去抢你的那一席地。这很象足球,你如果打不过日本和韩国,你就冲不出亚洲,走不向世界。

美国社会是个商业性很强的社会。我前面说的那个比试比试是指商业上的比试,而不是文化上的比试。先告诉你吧,日本和韩国的文化在侵入美国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这方面,比中国文化做的要好得多得多。初到美国来的中国人,大概都有点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态度。

什么?和日本,韩国比文化?这用得着比吗?我认为这种观点对中国文化进入美国主流社会很不利。这样的观点,导致了我们中国人努力的程度不如人。当然,除了努力的程度不如人之外,如何进行商业操作也是中国人的一个弱点。最明显的例子是中国的武术。在美国的大街小巷里,中国的武术训练班的数目,根本就没法和日本的柔术,空手道,和韩国的跆拳道相比。

美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精华之一的唐诗宋词当然是一概不知。但当我发现日本的古代短诗绯句在美国很流行,甚至在民间有英文式的绯句比赛时,我心里很难受,泪一个劲地往心里流,说不出的味道。还有让我心痛的是,很多的美国人把盆栽艺术和书法艺术都当成是日本的文化。不提了,越说心里越不是滋味。

当然,日本在提升东方文化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她的现代文化也可以说是遍布美国的主流社会,非常成功。典型的例子有:日本的卡通片及卡通人物,日本的照烧酱,寿司,清酒,啤酒等等。相比之下,中国的泸州老窖,青岛啤酒,老干妈辣酱,根本进不了美国的主流社会, 只能在中国人给中国人开的超市里看到。这个,除了我前面说的那些原因以外,和国内毒奶粉之类的事件的发生,也不是不无关系。

中国的餐(饮)业,早就进入了美国主流社会,咱就不提了。 那都是上好几辈子以前的中国人为我们后人铺的路,咱就不拿它往脸上贴金了。我在“饮”字上打了括号,是因为中国的酒和茶,和美国的主流社会还根本不沾边儿。美国人知道茶是中国的东西,但他们喝的,都不是中国式的茶。

那么,成功地进入美国主流文化的中国文化有没有呢?有,但是不多。

首先是中国的针灸(Acupuncture)。这个大概也是通过了几代人努力的结果。而且像这样的东西,日本和韩国还都没有啊,咱偷着乐吧。在加州,有很多美国人办的针灸学校。针灸诊所也遍布主流社区。这就是进入主流社会的象征。我们家附近,就有一个。是一个和我同龄的美国人卡尔开的。虽然在美国,经过针灸培训的人并不算医生,但我们家的人都称呼他卡尔医生(Dr. Karl)。卡尔医生知道我是从中国来的,不太愿意为我看病。而我太太则三天两头地去找卡尔医生看病。无非是些头疼脑热,体寒盗汗之类的。北加州土生土长,加大伯克莱分校毕业的她,心里明白西医是不把这些当病的。每次扎完针回来,她都觉得神清气爽。我看快到更年期的她,以后还少不了去找卡尔医生。我认为那些都是心理作用。但是在我小女儿亦孜身上发生的一件事儿,改变了我对卡尔医生Dr. Karl及中医的看法。亦孜从小就非常聪颖。但到三岁的时候,她常常会因为一些很小的事情搞不懂又哭又闹,性子变得很急躁。有时我也就跟着她急。在中国的家教中长大的我,在急不过来时,失手打了她。含着眼泪的她,盯着我看了一会儿,然后歇斯底里地尖叫着“我哪里做错了?”才三岁的孩子,这一问让我俨然无语。孩子脾气不好,是做父母的在引导孩子上不称职的表现。自己不称职,却打孩子,觉得惭愧。我太太也警告我,打孩子在美国是不允许的。没办法,我太太说带她去看卡尔医生吧。到了卡尔医生的诊所,卡尔医生先是听了我们对亦孜最近的表现的描述,然后把亦孜叫过来,把脉,看脸色,看舌头。看完后对我们说,亦孜是消化不好,胃不适,则寝不安;亦孜的急躁是她睡不好的原因;抓两付中草药吧。临走之前,卡尔医生给了我们一包中药,我看了看,都是枸杞,山药类的温性草药。回到家后,我们每天晚上都要把草药熬好后,给小亦孜喝。小亦孜自己喝药的积极性也特别高。对在美国出生的孩子来说,喝这种东西毕竟新鲜。过了一段时间后,有一天下班回家,刚进家门,小亦孜坐在椅子上说有话对我说。我放下包,走过去在他坐着的椅子旁蹲下身来问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小亦孜对着我的耳朵轻轻地告诉我:“Doctor Karl cured me"(卡尔医生把我变好了)声音很小,但这话顿时让我热泪盈眶,觉得女儿真懂事,觉得小亦孜原谅了我,觉得我这中国老爸没白当。

进入美国主流社会的另一个中国文化就是太极拳。我住在海边。有天早上出门去冲浪时,看到海滩上有一群金发碧眼的人在那儿舞来舞去,走近一看,他(她)们旁边插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Tai Chi Class Join us for free”。Tai Chi是太极的英文发音。呵,敢情是在学打太极拳哪。 还免费。教打太极拳的师傅也是个老美。我再仔细瞧瞧,这哪像是打太极啊?不就是街舞的慢动作吗?别误人子弟了吧。但又一想,不对, 人家是在帮咱传播中华文化来着,别横挑鼻子竖挑眼,冲自己的浪去吧。 于是我冲着他们大喊了一声“You guys Rock!”(真有你们的!),抱起我心爱的冲浪板,向大海奔去。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