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英媒:我们需要新资本主义来抗衡中国 -- dolong

共:💬11 🌺1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一个翻译

英国:只有新资本主义才能抗衡中国

信源:中评社|编辑:2010-02-04|

全球金融经济危机爆发两年来,“市场总是对的”资本主义模式备受质疑,甚至有西方官员认为,是时候构思新资本主义体系,以适应二十一世纪的政治经济发展环境,特别是能够与中国模式一较高下。

英国泰晤士报周四刊登评论文章,指出全球资本主义体系正处于转型期,其程度堪比上个世纪三十代大衰退以及七十年代资本主义模式之演进。人们讳言的问题是,新资本主义模式将是西方民主体制的彻底改革版,还是中国、俄罗斯以及许多其他新兴经济体所青睐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变种。

引述一位重要美国外交家的话,“(金融)危机以来,发展中国家已经对旧的推动民主与自由经济的华盛顿共识丧失兴趣。不论我走到世界何处,政府和财经领袖谈论的是北京共识----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西方必须想出与我们政治价值一致的新资本主义模式。我们要么重塑自己,要么失败。”

有几种方法可以应付或者避讳这挑战。最简单的方法,就像在上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明显不过的,是绝对否认挑战的存在。取代思考未来走向的最简单方法是着眼于过去,为法规制度、责任归咎狡辩与争辩。

另一个潜在的否认是,佯称中国和西方的资本主义模式没有真正的不同。毕竟,在商言商目的是赚钱,以此角度来看没有大分别。这是那些在中国有巨额投资的商人的标准看法。这也是中国和西方政府的官方路线,认为两种模式将和平共处、相互尊重。

这只是一种错觉。从商业运作、经济政策、政治以及地缘政治利益等方面来看,中国和西方有发生冲突的趋势。虽然严重的冲突不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发生,但这两种政治经济发展模式长期互不相容。

西方世界的选择是,要么承认中国拥有一个比美国和欧洲国家更成功更持久地文化,并将重登全球领导地位;要么该认真思考西方资本主义如何改革以更有机会获胜。

西方不应该再认为小规模的银行改革能够修复西方体系。很明显,2007至2009年出的错并不仅仅是银行监管的过失。这是撒切尔-里根时代创立的市场基本教义派模式的失败,该模式认为“市场总是对的”。

2007-2009年的失败并不意味着当年所作的改革是错的。1979年以来的自由市场体系代表着资本主义的演进,在凯恩斯模式失败之后。同样,创立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凯恩斯模式资本主义,亦是由传统的自由放任资本主义模式(毁于三十年代大萧条)演进而来。

西方世界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创造一个集传统、凯恩斯和撒切尔-里根模式最优秀元素的资本主义第四版,该版本要能够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特别能与充满活力且自信的中国竞争。

某些变革明显不过,并且业已发生。例如,政府和中央银行责任更明确地管理经济发展、就业和通胀。当然也有争议的方面。例如,西方政治制度是否需要改革以有利于妥协并快速达到共识?是否需要一种政府在财政、能源、环境、战略基础设施投资中扮更大的角色的经济体系?诸多问题尚待探讨。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