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考证]一个流传了好几年的谎话帖 -- 王格里乌斯基

共:💬399 🌺2204 🌵6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完全不能同意您的说法

那个麻省的金顶state house,是BOSTON当地的一大著名景点。你不妨查一下它的建成时间,然后比较一下特别喜欢搬新区造新楼的中国各级地方政府。

请问您的意思是,因为盖得早,所以可以盖得很大;还是说因为盖得早,所以可以盖得很小?逻辑上说,楼的大小跟建成时间是完全独立的两个量,为什么又要把建成时间扯进来。中国财政上开始宽松不过就是近20年的事情,只要盖的楼肯定是新楼,中国政府没法盖出美国BOSTON那种历史文物楼,这是惯性系决定了的。稍微举个例子,我家乡是青岛市,市辖区200万人口,全市700万人口,从解放到上世纪90年代,政府人大两个单位长期挤在德国总督府旧址办公,到1993年终于有钱在当时的城市郊区结合部盖了新的政府大楼。这次搬迁把整个城市的规模扩展了一倍多,钱花得很值,至今也没听说在这个问题上产生过“社会矛盾”。

我这个帖子在波士顿这一项的目的是考证出原贴贴出来的“麻省政府楼照片”是完全捏造,请不要加上太多任务。

至于那些拿人口来类比中国情况的,更是无聊的误导了。人口绝不是衡量一个地方所需政府规模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唯一标准。经济总量,管辖面积等,都是考虑因素。中国很多上万人的乡,经济总量和人家这些几千人的CITY怎么比?公共服务水平怎么比?

人口绝不是衡量公共服务水平的唯一标准,但绝对是重要影响因素。从中美两国人均GDP来看,我国人口几万人的乡,经济总量完全可以和美国几千人的CITY比。至于“公共服务水平”,美国人调侃“市政厅”的各种笑话我想您不会没有听过。

就是内地几十万人口的县城,所提供的公共服务的复杂程度也是不能和人家的CITY比的。

这句话如果您是真心说的,不是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我只好无话可说了。

还有一点就是拿人家的CITY HALL来和我们的市委市政府大楼比。其实大家都知道,市委市政府在天朝,只是整个政府机构的很小一部分。其他的,四套班子,公检法,工青妇团,数十个委办局,还要各自圈地,各起高楼。这又是怎么一个比法?

拿CITY HALL跟我们的市委市政府大楼比的是原贴,我这个帖子目的是考证出这种比较很荒谬。美国的“工青妇团”我想是不存在的,但是美国的CITY,警察局、法庭(美国公检法)大多也都是有另外办公地点的,我只是没贴而已。

当然,这些都不是关键。关键问题是人家几千人的CITY,要被这个一个豪华的市政府“剥削压迫”,居然阶级矛盾一点也没有尖锐化。

我不知道您是怎么看出原贴的那些美国市政厅“豪华”的。原贴的用意就是说美国的市政厅很小很破烂,“跟北京故宫的厕所差不多”,您居然能看出它们“豪华”,不知道您平时是个怎样的居住条件了。真是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市政厅。

个人觉得,美国那种千把人万把人的CITY市政厅,规模和他管辖的人口规模很搭配。这种人口规模和中国城市里的街道办差不多,办公楼的规模也和街道办差不多,我实在看不出哪边有“剥削压迫”。

通宝推:花大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