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占豪:《近期中美国际肉搏路线图》 -- dolong

共:💬129 🌺58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近期中美国际肉搏路线图》之三

《近期中美国际肉搏路线图》两篇文章,看了一些讨论和留言,有理解和支持的,也有迷惑和反对的,这些笔者认为都是正常的,这里有必要对文章里面的一些立场问题作点说明。

首先,笔者不是谷歌的拥趸者,也不是百度的拥趸者,两者都是笔者平时用的工具。当然谷歌留在中国从笔者个人角度来说非常欢迎,而且在很多方面坦率地说百度做得的确不如谷歌,技术上存在一定差距这也是事实。在这两个最大的搜索引擎中间,个人使用情况基本持平,个人倾向性并不大。因此请不要将笔者归入任何一个阵营,笔者只是从国际博弈的角度来谈这个问题,与个人感情无关,只与个人国家和民族立场有关。还有,一些朋友呼吁抵制谷歌云云,个人认为完全没这个必要,谷歌是工具,工具有什么需要抵制的?我们要抵制的是美国对中国的手段,而谷歌这次只是扮演了一个与人与己都不利的角色而已,迁怒于谷歌是不理性的,就像一个人杀了人你应该去制裁杀人的人而非杀人的刀。当然,个人非要抵制那是个人的事情,与任何都是无关的,就像一个人不喜欢吃肉那是自己的事情,不能让每一个人都不吃肉不是。对谷歌没什么特殊的,但对于谷歌原来的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先生笔者却是推崇的,李开复不但智慧而且有担当,这才是中国人!

关于互联网的开放问题,我认为互联网应该更开放,但绝不是没有限制,没有管理,比如黄毒、比如可能被利用操控社会不稳定,伊朗、新疆、西藏都深受其害,这点也没什么好争议的。相反,对实名制笔者就十分反感,这除了增加管理成本外还不利于网络监督,可最近数年网络监督发挥的作用有目共睹,特别是在反腐败方面。中国未来上网人口那将是上十亿的规模,网络实名制岂不是又造一个户籍管理?再比如借助扫黄打压一些合法的网站,这些都是某些部门执行的问题,借棒打击,这是可耻的,但本身扫黄肯定是没问题的。

另外,看了一些战友的评论,对于那些无端个人攻击的看到就会消灭,对观点反驳的笔者认为是存在合理的。在这里也必须声明,笔者并非民粹主义者,因为很多地方笔者的国际精神比很多自认为国际的人更国际。但笔者是一位民族主义者,因为生就的中国人,生就的中华根。根在中国,屁股在中国当然会站在中国的立场说话,面对美国的压制和攻击至少在笔者这里一定是要反抗到底的。这个道理反过来,如果笔者是土生土

长的美国人,那么笔者也会站在美国人的角度来压制中国,对此同样不遗余力。所以,屁股决定脑袋是真理,笔者的屁股从生下来那天起就坐在了中国这里,那么就永远也不会挪这个位子,也挪步了,挪了就成汉奸了,宁死都不作汉奸这是一个中国人最起码的底线。

国际博弈层面仅仅是国际博弈层面,这与民权与民生非一个范畴,所以不能拿民权与民生来套国际博弈,这种套是一种狭隘的、非理性的且显得过于短视。民权、民生是国内矛盾,是自己关着门解决的,被别人解决了那就成了阿富汗、伊拉克。国权则相反,是要靠开着门解决的,是要发挥最大智慧与其它国家进行博弈的,因为如果只知道关着门中国就会像清末那样最终陷于崩溃。可以这样说,没有国权根本谈不上民权民生,连国家都没了生存权都基本上丧失了还哪里有民权民生,抗日战争时期老百姓的生活怎么也赶不上清末之前吧。当然,国权不等于政府,政府是阶段性国权代表,是代表全民利益的。它只要是为全民争取利益就是合法的,如果不能为全民争取利益就是非法的,这是朝代更替的根本原因,毕竟组成国家的是全民而不是政府。

至于民权、民生,笔者认为不是任何统治者给予人民的,而是人民与统治者通过博弈来实现的,这个博弈最激烈的形式就是革命,但对于当代中国来说非革命时代而是改革时代,虽然我们改革了三十年但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之所以最近些年在积累了很多矛盾归根结底是分配问题出了走偏了,比如医改、房改和教改,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是过度产业化,医疗国家的投入太少、住房几乎全部交给了市场,教育过度产业化。这些问题现在也都在纠偏当中,效果可能需要数年甚至十数年才能看出来。三大改革不是今天才发生的,而是十多年前已经发生的,之所以当前发酵是这个恶因终于结出了恶果,对于很多国家政策来说,很多时候需要数年、十数年甚至数十年才会真正看清是什么样的恶因和什么样的恶果。清朝灭亡难道不是康乾盛世的时候闭关锁国种下的恶因,上百年后才结出恶果吗?这一恶因最终祸害了中国两三百年。如果再去追根溯源可能要追踪到汉朝,但在封建社会这种恶因反而是善因,只是时代更迭了当时的善因才变成了后来的恶因。善恶之更替也在因为时代、立场不同不断的变化。三大改革可以说基本上是比较失败的,但这并不能否认三十年改革开放获得的成果,改变成果是显而易见的,否则中国岂能现在与美国进行这样的较量?因此,对问题我们还是要两面的看,只看问题一面是片面的,但有问题我们不能不解决,无论政府、个人都有这样的责任,政府既然是人民政府就要替人民谋福利,人民既然想要权利就要争取,没事只会在网上发发牢骚、骂骂人算什么本事呢?只能说是一种无能的表现。

很多人一谈到权利的争取会马上蔫掉,因为他根本不知道怎么争取,把这一切都归为障碍太多。可事实时代变革就是逐渐的过程,剧烈的过程那是革命,所以作为一个时代的人必须做这个时代的事情,这个时代赋予了我们争取个人权利的使命那就要争取,否则改革开放的好处岂不是都被相关利益方给占了?而且,有些时候诉求必须形成群体力量才是共同诉求,才能被管理者接受,否则只是一个个人诉求那是自己的事情,与管

理者何干?管理者是解决大众诉求的而非个人诉求的。当然,作为普通百姓的我们开始是弱小的,但任何国家所谓的民主都非绝对的民主,所有的权利都不是政客主动给予的而是民众争取的,这种争取是一个过程,是需要数十年甚至数代人来争取。一百多年前黑人在美国还只是奴隶,当下虽然黑人在美国仍受到种族歧视,可黑人不也当上总统了吗?千万别说奥巴马竞选上是白人给予的,那是经过百年斗争得到的,那是不知道多少像马丁路德金那样的权利争取者用鲜血铺就的。这一点就像我们的国权,那是老一辈革命家用生命铺就的,也是踏着鲜血而来的。

对这个世界来说,革命是最大代价的一种方式,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会发生革命,但改革是必须的,而且改革必须持续到始终,只有不断地改革和修正这个社会运转的机器才能平和正常的运转,这里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每一个人的争取。因此,除非机器真的烂掉了否则改革永远比革命好,因为改革是渐进的,社会成本最低;而自己革命要比被别人革命了好,因为自己革命了那是自己的事,最终大家还是想向好的方向发展,

被别人革命了则是亡国灭种,彻底沦为亡国奴,所以当遇外敌且不可内斗。

中华民族经历两百多年的衰败,中国人已经受了太多的苦难,今天中国到了鲤鱼跳龙门的关键时刻,跳过去就是龙,跳不过去将是被捕的鱼,这种时候我们这代人努力实现这一点是责无旁贷的,否则数十年后当孙子辈问起你的时候如何回答?如果真的又一次亡国或衰落,到九泉之下如何面对先辈?

当下之中国问题就是“不均”的问题,既然知道问题所在就尽力改之,但中国不能为此而回到过去不是,而面对“不均”一方面需要政府的努力,更重要的是我们老百姓自己的努力,“会叫的孩有奶吃”这是绝对的真理。少一些抱怨,多一份努力;少一份哀号,多一份诉求。或许你的诉求并不能满足你,但多半会满足你的儿子、孙子。人处在一个时代,只能做符合这个时代的事情,这个时代责任就是要学会保护自己的权利,

那么我们的职责之一就是尽自己所能保护自己的权利。这不但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子孙。

有些朋友激情洋溢的大喊着,“我们民族的创造性都被扼杀,我们固步自封,我们把自己围在一个铁盒子里面,沾沾自喜,作着信息时代的闭关锁国。”客观上我们的很多制度的确还很不完善,比如说如何将创造出来的东西快速产业化,比如说如何建立培养可以发挥创造性的土壤等等,这些在制度上仍存在很多缺陷。但这些制度正在建立起来,与十年前相比我们的创造性如何?与三十年前相比我们的创造性如何?没有创造性我们如何发展的?如果我们是固步自封的为什么我们国家在不断创造着一些新的奇迹而发达国家却裹足不前?当下,除了自己非要躲在铁盒子里没有任何人非要把你限制在铁盒子里,如果觉得外国好大可以出国,这都是自由的。但任何东西都必须有一个发展过程,中国是一个处在高速发展的社会,每时每刻每个领域都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美国则不同,除了高科技这一个点上美国是领先的外任何领域他们不是几十年都没多少变化吗?做事情要踏实,中国如果真的没有发展空间、没有机遇为什么最近些年很多出国的人都回来了?那是因为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虽然还有很多地方不完善,但却充满着新的机会。笔者从来都认为中国问题很多,但问题很多也是要以发展眼光去看的,不能说有问题就一棍子打死,那毕竟是自己的国家,而是发挥自己的能量来改变些什么。

当代的人,我们常常说别人为我做了什么,可我们从来不想我为别人做了什么。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应该首先去想我为社会做了什么,然后再考虑社会为我做了什么。如果一个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在想社会为我做了什么,那么这个国家和社会就是零和游戏,最终只有输赢而没有共赢。只有当这个社会上的社会人都认为自己先该为社会做点什么的时候,那才是一个更为理想的社会,人也才能称为更有理想的人。

最后还是以“小女子,大丈夫”柴静的演讲来作为结尾:

一个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的,她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一个国家拥有那些能够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去捍卫自己宪法权利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只有一个国家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为祖国骄傲。只有一个国家能够尊重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有信心让明天更好。

另:对于笔者对时事的评论还会继续以笔者的方式继续下去,观点可能在大众媒体上或大多数评论上是看不到的,每次有时事评论时总是有一些批评之声,但更多的是支持之声,因此做这样的事虽然没有任何报酬个人认为还是有必要的。分享是一种快乐,这是《黄金游戏》的精神。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