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孔子》未播映即遭恶评的内幕 -- 程不悔

共:💬92 🌺82 🌵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

说个大实话 人类活着就是生存和发展

到了如今 就是以国家的形式生存和发展

有了文明的外衣(主要还是生产力发展了)生存必然无碍,关键是发展。

一起的发展又必须以生产力的提高为前提。现在问题是儒家文化对于生产力的提高是否有帮助????(另你一直拿西方说事 你自己查查西方的宗教经过多少次改革?)

科技又在生产力中占有最主要的地位。儒家文化中科技就是奇淫技巧,这样的奇淫技巧是被排除的。为什么?因为带来的生产力变革会引起社会权利结构的重新划分。所以儒家为了社会的和谐 必须排斥这些奇淫技巧(更可能是为了儒家万世之基业)

儒家以家国为基本结构 这样的结构是固化的。但是现代生产力要求是扁平的。比如美帝可以实现所有权 经营权分离,这样可以有效的发展生产力。但是儒家文化则是强调所有权和经营权2者的必然法理性。这样导致狭窄的继承者人选 会大大的影响生产力的发展。 (比如富二代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之间的问题。。。)

家国 家是私 国是公 儒家文化中这样公私不分 一直存在于中国的现实中。大到党国 细到太子继位 小到事业单位顶岗制度 等等。都是儒家文化的表现(当然发展是曲折的。。。)。

斗胆一言 儒家从孔子到郑玄到朱熹再到文官集团 早已脱变多次

最后以成为 无国家无民族,利用意识形态配合统治者的食利阶层而已。早已不是孔子口中之儒,,,,

最后 儒家文化对于中华 在以前的一千多年必然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相比原来的封建贵族制度还是好不少的)。但是历史的潮流 是按照生产力的发展进行的。儒家文化若不改革 不能迎合生产力的发展 将必然泯然于浩浩荡荡的历史之中。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