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唉!又见一乱讲《道德经》的,没忍住放炮了 -- 山有木兮

共:💬34 🌺2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那人又接着讲“第二课”了!!!实在受不了,可奥!

先贴上他的原文:

第二课 闻 道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有建言者: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堆。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欲,质真若储。大方若足,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却无名。夫唯道者,善始且善成。

一、人对道的态度

1.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上士听了讲道,没有话说,勤勤恳恳地去修练。

2.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中士听了讲道,时信时不信,兴趣来了,就拿本《道德经》读读或背背。如果牌友来了,三缺一,正等你去打牌,舞伴来了,叫你赶快去跳舞,就把《道德经》忘到九霄云外了。

3.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下士听了讲道,人不能自私自利,要助人为乐,舍己救人。他就哈哈大笑,这算什么道哇,老一套。如果不笑,那就不是道了。

二、建言者的反映

有建言者:有爱谈别人的人,即背后议论别人的人。

1.对修道者的反应:明道若昧,明白道的人,他能预计事物的发展,别人就说他是疯子、愚昧;进道若退,修道修德长进了的人,处世为人要忍让,不与人争斗,别人说他没有用,不去争先反而退步了;夷道若堆,刚开始修道修德的人,前面的困难重重,路障成堆。

2.对刚开始修道者的反应:上德若谷:德高望重的人要熟背《道德经》,别人说他变成了书呆子,掉进了深谷;大白若辱:清清白白的人,别人还要骂他、侮辱他;广德若不足:德越广博的人,越虚心处下,别人说他越感到不足;建德若欲:建成的德,人家主动做好事,扶老携幼,助人为乐,别人说他是私欲,表现自己,捞取政治资本。质真若储:只有货真价实的德,才能长期坚持修下去,否则,别人一说东道西,就认为:好心不得好报,算了,不干了。

三、道的四大表现

1.大方若足:人分圣人、贤人、善人、好人、坏人、恶人六种,任何人都可以求道,只要你求,道就有助于你,所以,道是最大方的,只要你按《道德经》去做,就能满足你的心愿。

2.大器晚成:大器必须精雕细刻才能完成,凡是要做成一件大的事业,必须经过长期艰苦努力才能实现。

3.大音希声:最大的声音是不常听见的,超新星爆炸,声音可大呦,还有比这更大的声音,如果你听见了,你也不存在了。

4.大象无形:最大的形象往往是看不见的,宇宙就是道,它有多大、形象怎样,你看见了吗?没有,所以大象是无形的。道却无名:道确实找不到合适名称的。

四、对修道者的希望

夫唯道者,善始且善成:对修道的人,要做到善始善终。

[COLOR=red]阿原砸之!存下在此。

唉,老子内牛满面!详细说两句,省得怪我骂你!

1. 《道德经》其实是极其平易的,你这样理解得拐弯抹角,夹带私货,还到处贴,误导读者,着实可恶!

“只要你求,道就有助于你,”“道是最大方的,只要你按《道德经》去做,就能满足你的心愿。”

“长期坚持修下去”---看看你夹带的这些私货,有哪句是道德经的意思?却号称新译!读来分明像是什么教什么功的收徒标语嘛!--如果不是因为这种感觉,和尚也懒得出来跟你废话了。

2. 指点几处说明你这翻译错误连篇,如何荒谬。(希望读者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这一段,整体归结在“有建言者”+ “道却无名”。建言,就是建言啊,试图建言,现代汉语里也用这个词。建言者,绝对不就是你所翻译的,背后说人坏话儿的人。老子说建言者会言不及义,因为道却无名:无可名之=说也说不清楚。(就这么简单)

所以,明若昧,进若退,夷若堆(垒)。

所以,上德若俗---不是掉进山谷!

大白反而如同玷污(见过人家刷墙的没?想想刷局部。)

言尽于此,和尚无建言之私欲![/COLOR]

(幸亏备份在这里了,wxc那边果然删了俺这谆谆之言!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