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由“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而纯猜乱侃一通。。。。。。 -- 年青是福

共:💬1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由“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而纯猜乱侃一通。。。。。。

春秋战国秦时,个人估计还是有即时记录体系的,类似现在会议纪要或法庭现场庭辩记录。渑池相会,秦赵史官一定都在旁边刷刷刷地不停记录,赵王鼓瑟,秦国史官(御史,这个御史应该不是御史大夫)现场记录下来,不是常规记录,而是不平等意味的“令赵王鼓瑟”,不但记下来,还当场念出来,故意使赵国蒙羞,蔺相如立刻就以牙还牙,赵国史官也记录“为赵王击缻”。

但是这么记录,毕竟限于记录工具的不发达,只能记录主干,枝叶应该没法记录,否则开一次会,那还不得几十牛车拉会议记录的木简竹简。

可能,就是有这样主干记录在,以前的各种主干记录都有些能留存下来,在汉朝官方的史官机构里,绝对是当宝贝似地藏着,应该还有一套文献管理体系在运作,于是太史公有了线索在手上,到处查,去伪存真,来整理。

太史公应该也会去实地考察的,做访问,做笔记,找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后人,来核实资料。古时,口头相传的东东,应该比现在要更主流一些,而且应该记在脑子里,比较多是一对一传的,如同武侠小说里武功传子不传女之类的。

[IMGA]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样的经典话语,是汉王借机上厕所到了宴会外面的时候,樊哙来讲的,这如何能被当时的会议记录人员记下来? 很难想象会议记录人员象个鬼一样到处飘到处记录,那个紧张的时刻还到汉王和樊哙旁边搞记录,岂不被樊哙掐死了.

那么可能的情况,个人乱猜呀,纯乱猜-----新中国建立后,有文史馆,很多以前的大人物,是属于失败者的,溥仪呀什么的,通通都是文史馆的人员啦,很大的工作就是回忆材料,也包括对话;属于胜利者的,也有很多回忆呀什么的,也包括对话。汉朝建立后,有没有这样一项事情在做?若是在做的话,哇,那资料都多了去了,对话就多了去了,太史公若有这样一个基础,资料就够了。

很多东东,应该是有记录的,只是现在我们不知道记录到哪里去了,寻不找,还有就是不晓得当时记录是怎么在运作的。但是一定有记录的,否则当时的各个事情,没法运转的。周公很勤政,”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大事小事一大堆一大堆,忙得洗澡吃饭都不消停,没记录的话,天,难道都记在脑子里,搞得定?

纯粹乱侃。[IMGA][/IMGA]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