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整理】六十一人“集团”名录(简历、生平三十份) -- 潜恒

共:💬95 🌺22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补充】四份生平(此前因跳墙名录有错别字没找到)

侯振亚,直隶(今河北)沙河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反帝大同盟及左联。曾任中共沙河县委书记,后因叛徒出卖被捕。出狱后,任牺盟会总会宣传委员、中共辽县县委书记、牺盟会晋东南办事处主任兼晋东南各界救国联合总会主任、山西第三专署副专员、中共沁源县委书记、太岳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建国后,历任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兼人事厅厅长、组织部部长、省委书记处书记兼监委书记。是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74年逝世。

傅雨田,1936年10月经党组织营救出狱,被派往绥远兴和县工作。年底赴太原任山西省牺牲救国同盟会常委、牺盟会太原市委组织部部长。1937年初至1940年任中共北方局直接领导下的山西公开工作委员会委员。1937年9月底太原失守前夕,任国民军军官教导第八团政治主任,兼管晋城地区牺盟会中心区的工作。同年12月至1938年1月任山西省牺盟会晋城中心区秘书。1938年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一纵队第三总队第一大队指导员。后调到总队政治部工作。1939年调任第二总队政治部主任,在此期间参加数次战斗,多处负伤。1940年夏任第一纵队政治部副主任。同年8月至1941年1月任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第三纵队政治委员。1941年春赴延安参加七大。因大会延期,先后在军政学院和中共中央党校一部学习。1943年调任中央党校二部秘书科科长。参加了延安整风和大生产运动。在整风学习中协助二部主任采用“自由思想”的整风学习方法。1945年4月至6月作为晋冀鲁豫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抗日战争胜利后赴东北工作。1945年11月任中共辽宁省委委员、新民中心县委书记兼辽宁省保安第二军分区政治委员(至同年12月)。1945年12月至1946年4月任辽西省第五地委书记兼辽西军区第五军分区第一政治委员(至1946年1月)。1946年4月至6月任中共辽西省第一地委书记、辽西省委委员(1945年12月起),4月至8月兼辽西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委员。同年6月至1948年7月任中共辽吉省委委员,兼任辽吉省第一地委书记、辽吉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委员(至1946年8月)。1946年9月起任中共辽吉省委民运部部长。同年10月至1948年7月任辽吉省委党校副校长。1948年1月至7月任中共辽北省委后方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同年7月至1949年5月任中共辽北省委委员兼省委秘书长。1949年3月至4月任辽北省职工总会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4月至5月任辽北省职工总会主任。同年5月至1952年6月任中共辽西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至1950年4月)。1949年5月至1952年6月兼任辽西省委职工工作委员会书记。1949年10月至1950年1月任辽西省总工会筹备委员会主任。1950年1月至1952年6月任中共辽西省委副书记,辽宁省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1952年6月起任中共长春市委书记兼市长。1953年7月至1954年8月任中共长春市委书记、长春市政府党组书记(至1954年1月)。1953年8月至1954年7月任长春市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主席。参与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参与指挥兴建和支援第一汽车厂的建设。1956年1月调北京任国务院城市建设局副局长、城市建设部部长助理。1958年10月调广西工作。1959年1月至1967年1月任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委常委、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1962年4月至6月任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工作委员会主任,同年6月至1964年9月任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1965年10月至1966年5月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教办公室主任。“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到彻底平反。1978年12月至1983年1月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1978年12月至1979年12月兼任江西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79年12月至1983年4月任江西省副省长。1980年11月至1983年4月任江西省政府党组副书记。1982年9月任江西省人事安排小组组长、省整党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1983年1月至1985年6月任中共江西省顾问委员会筹备小组组长。1988年离休。2003年1月2日因病在江西南昌逝世。

吴云夫(甫),1936年6月经党组织营救出狱。6月至11月任中共山西太原市工委书记。同年11月至1937年春任中共太原工委工人工作委员会书记。1937年1月至同年春任中共太原市委委员。领导太原的工人运动。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7月到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38年初回到山西,被中共山西省委分配到民族革命大学第四分校担任队指导员。同年春末学校解散,调任中共曲沃特委组织部部长。同年至1939年任晋豫边区游击队司令部参谋,参加举办地方干部训练班并讲授军事课程,培训基层抗日干部,发展知识青年入党。1938年6月至1939年11月任中共晋冀豫区中条地委翼城中心县委书记兼中共翼城县委书记。1939年6月至1940年1月任中共晋豫地委委员。1939年10月至1940年6月任中共晋冀豫区中条地委组织部部长。1940年9月被中共晋冀豫区委党代表大会选举为七大正式代表,到延安开会。因大会延期,留中央党校学习。参加了延安整风运动。1945年4月至6月作为晋冀鲁豫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太岳区党委工作。1945年8月至1949年3月任中共太岳第二地委组织部部长,后任地委副书记。1945年12月至1949年8月任中共太岳第二地委常委。1949年3月至8月任中共太岳第二地委书记兼太岳第二军分区政治委员。同年8月至1950年10月任山西省军区翼城临时军分区副政治委员。1949年10月至1950年1月任中共翼城临时地委副书记。1950年1月至1951年8月任中共运城地委副书记兼山西省总工会运城专区办事处主任。1950年3月至9月兼任中共运城地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1951年5月至1964年11月任中共山西省委统战部副部长。1956年参加筹建山西政治学校。同年7月至1964年11月任中共山西省委候补委员。1959年兼任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山西政法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1964年12月至1966年5月任中共山西省委视察室主任。“文化大革命”期间受迫害。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给予彻底平反,恢复名誉。1979年9月至1980年7月任中共山西省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1980年7月11日因病在太原逝世。

王墉(1915—1948)化名袁伟信。河北乐亭人。1918年,迁居黑龙江拜泉县。1928年,考入哈尔滨市第三中学,1931年,入扶轮高中。“九一八”事变后,弃学从戎,参加马占山部队,抗击日军。随部队转战数月,因孤军无援,难以生存,回到拜泉。此时拜泉已被日军占领,又被迫离乡,流入关内。在北平加入东北流亡学生组织“东北青年救亡会”和共产党领导的“民族解放先锋队”,化名袁伟信到东北大学土木工程系一面勤工俭学,一面担任平津学联的地下交通。在1935年“一二九”运动中,参加纠察队、南下宣传团,到南京、上海宣传发动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5月21日,被国民党北平当局逮捕,关在草岚子监狱,坚贞不屈,严守秘密。11月,经党组织营救出狱。1937年1月,到太原,参加了山西省牺牲救国同盟会。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转战于晋东南一带抗日。历任沁源县公安局长、沁县游击大队长、游击十五支队支队长、营长、决死一纵队政治部组织干事、纵队司令部侦察科长、二一二旅五十五团团长等职。多次率部参加反“扫荡”战斗,屡战屡捷,战功卓著。1941年1月28日,在洪洞县的杨家掌歼灭战中,创造了远距离奔袭、全歼敌、无伤亡的模范战例。1942年2月,二一二旅的3个团缩编为五十四团,任团长。6月,指挥柳寨伏击战,全歼日高桥中队,迫使敌撤出良马、府成两个重要据点,使岳南岳北连成一片。然后远距离奔袭于翼城、曲沃、浮山等县。1945年初,率团来到中条山地区,与兄弟部队摧毁了日伪统治,在闻喜、夏县、平陆、芮城、垣曲、安邑、解县、临晋、猗氏、永济等县建立了抗日政权,成立了太岳第五军分区,任副司令员,后任司令员。抗战胜利后,率部参加解放战争,纵横驰骋于晋南各地。1947年8月,调任第八纵队二十四旅旅长,参加了三打运城战役,越壕攻城,战绩卓著。这时不仅善于在运动中歼灭敌人,而且学会了组织步、炮、工诸兵种协同作战,能熟练地指挥攻坚夺城战斗。1948年3月,率部参加解放临汾战役,攻占了尧庙敌飞机场控 制了城北兴隆殿制高点。21日冒着敌人的火力,来到前沿观察,不幸被敌弹击中头部,牺牲在临汾城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