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上海三十年往事(一)走穷命带财运的朱鎔基 -- 大势至

共:💬392 🌺2195 🌵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往事(八)沧海变桑田(2)野百合的春天

(2)野百合的春天

上海生态并不只适应移植,也有小草长成参天树的时候。上海自八十年代发展壮大至今的民企又闻名全国的似乎数不出几个,知之甚少。不过上海九十年代后期倒出现了新型民企――知识商人经营的企业。他们至少赶上了两次发展的绝佳机会。

一次是89前后抓住经济变动产生的新行业,还有一次就是互联网技术大潮带给知识的财富机会(计算机兴起带给北京巨大行业机会,大浪淘金之后联想兴起,大才王选建功,上海却尽墨,也是怪事)。

这批知识商人分两类,一类活跃在传统产业领域,生存能力强。依靠政治上敏感借着中国几次大势变迁完成第一桶金或得以超常发展,企业发展过程中政商分寸拿捏得当。

当时上海官家亦有心培养本土技术民企,有一家文化人创业的企业如此安排官家视察的接待。

官家坐定主席,管理团队两边落座,抬手示意:我的左手边是文史哲本科硕士背景的管理团队,右手边是生物物理出身的管理团队,……我以为,国家发展科技的政策极为正确,中国也该到知识分子拥有财富的时代了。天老爷才晓得他们的科技项目是什么。

应对得体,满目青春年少,学识整齐,不由官家印象不深刻不生好感。他们好生应对官家,当然有借重官家名声扬名江湖之图谋,但不卑躬屈膝更不急功近利。当然在商言商,实利也还是要的,只是要在明面上,比如众多技改资金项目,那都是不用还的贷款,只需你懂得如何以官家听得懂的语言和方式与之交往,就能把钱逗出来。他们肯定也江湖只是比江湖人士多一手。

他们用自己独有的方式通过人脉背景与经验的考验,以得体的方式谋取政界支持换取企业发展空间,故而在强行契入传统领域后,敢与江湖实力派短兵接阵,属于登得庙堂之高,又能立足于江湖之险的两栖部队。

另一种则是新兴产业的新商人,基本是被互联网和国际投资资本打造出来的财富神话,他们多数属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一批,如易趣邵亦波(海归),携程沈南鹏季崎(本土),盛大陈天桥。有人评价他们是手上最干净最阳光的中国新富人,其财富爆炸性增长源自外部能量。百度上市后戏写百度人民很行为百度人民银行,充分展现了这批新知识商人借得东风后扶摇直上九天的自豪。

这类商人格外适应在上海北京大都市生存,与掌握国际资本的MBA毕业的各投行人士与风投家们讲故事卖概念。直接对接国际商界是他们最鲜明的特色:经济模式类似,经商理念传承,本金亦取之于国际融资渠道。他们相当部分与中国目下企业状态有极大脱离或者说异形。因为他们的出现,向来由港澳台商人充当二传手领先大陆一步引入行业或是商业形态的这个角色被取代了。

这批人面临最大考验是在常态下如何经营企业,如何在江湖生存,升得再高还是要落地的。他们大多属于玩高新武器的美国兵,靠计算机推演能掌声响起,实战在阿富汗怕斗不过塔利班。

搞清生存发展的场合至关重要啊。

无论他们未来的命运如何,这波新商人为中国开辟了新的财富模式,为国际金融资本与中国企业界的互动或博斗或滋养打开了大门。这批人的意义非财富神话可局限。

没有技术革命带来的新产业,没有经济变革带来的新行业(或者称新开放出来的行业),就没有机会之窗。而随着时代演变,这种“新”会逐渐趋向消失。这两个时间窗口关闭之后,至少在上海财富机会之于知识分子非常少了。

不借大势之力要想靠常规经营在上海挣出头太难,连生存都不易。现在号称上海新型技术企业多将占地占人的运营中心开到苏州或其他邻近城市的开发区去了,上海的运营成本之高连大企业都撑不太住了,许多国际知名品牌的办公机构已有不少自建办公楼或是迁出甲级甲等的写字楼区域。

不出现新的技术变革浪潮,知识青年好比野百合必须等待春天。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