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有人关注最近的代课老师清退事情吗? -- kelly

共:💬5 🌺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讨论】有人关注最近的代课老师清退事情吗?

很久没有看电视,以至不知世上正发生何事,今天看“铿锵三人行”,才突然知道代课老师清退的事情。 听着听着,不觉得难过的流泪起来。

节目网址如下:外链出处

最后的代课教师:期待这次体面的离开(组图)

2010年01月03日 10:12工人日报【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12条

三位代课老师(前排)的早餐——红枣泡茶外加自带的馍馍。

曾经的代课老师赵永福如今在工地上打工,每月能有1000多元钱的收入。

王安治是渭源县黑鹰沟村的一名代课老师。今年已54岁的他从1974年就开始在当地小学代课,因为中间停了1年而不符合转正条件,在2009年9月拿到600元补偿后被清退。家里已经75岁的老父亲患有白内障,两个孩子一个打工一个上学,外债欠了将近5万元,现在家里生计就靠老婆种的几亩薄地。代课已经34年的他在学校经历了9任校长,村里曾有一家三代都是他的学生,身有残疾的他因为教书,现在连农活也干不了。

平日,每到清晨5点,42岁的苏汉伟就已经起床,借着微弱的月光给牛羊添完饲料,收拾好家务,6点钟就挑着两只空桶顺着崎岖的山路朝2公里外的卢家山小学出发了,半路他要在一个蓄水池里把水桶装满挑到学校来作为一天的饮水来源。不到7点,孩子们陆续来到学校,苏汉伟给自己带的一年级教室生好煤炉,好让孩子们上课时不感到冰冷。他们学校一共有7位老师,除了两个不到30岁的公办老师作为校长和教导主任外,还有两位即将退休的已经转正的老师,剩下的苏汉伟、张维荣和张学峰都是代课老师。在这个学校里公办老师每月能有2000元左右工资,而他们三位只有220元。

见到赵永福时,他刚刚从工地回来,几年的打工生活让他与工地上的农民工并无区别,只是和周围村民家不同的是他们家虽然简陋但干净整洁,中堂挂的不是山水花鸟图,而是一副颇具风雅的毛笔字。这位1987年就开始代课,在2001年还得到了县里颁发的优秀教师奖状的代课老师,执意不让我们去看他的工地,怕我们的采访让工头不高兴而扣发他每月1000多块钱的工资。

刘亚东是天水师范学院的大专毕业生,一个25岁的大小伙子每月只挣220块钱,并且一干就是三年。本来他有机会考上公务员或者转正,但因为是艺术类老师,县里每年招的人数极少,他一次次错过了机遇,而他只有三年的择业期,这意味着明年如果还转不了正,他将失去进入公办教师行列的资格。

42岁的张永红在学校里代了17年课,他哥哥同样是代课老师,并且他70岁的老母亲也是。三人因为种种原因都没有转正,张永红的父母常年有病躺在床上,家里唯一的收入就是靠种药材。

38岁的丁学文,代课10年,依然憧憬着转正的那一天。

46岁的杨彦林因为两个儿子上学,已经欠下了不下10万元的债务,但他还在坚持上课,他说,等到孩子们的公办教师到来……

代课教师是指在农村学校中没有事业编制的临时教师。1984年底以前他们被称为民办教师,在此前从教的临时教师基本被转正或清退。1985年开始,教育部为提高基础教育的师资质量,在全国一刀切不允许再出现民办教师。但不少偏远贫困山区因财政困难而招不到公办老师或公办老师不愿去,这些空缺仍需临时教师来填补,他们转而被称为“代课教师”。

代课教师虽然没有任何“名分”,且没有完全享受教师的待遇,却在特定历史阶段发挥着积极作用,特别是在西部地区和偏远农村为维系义务教育承担着历史责任。2006年,教育部提出要在较短时间内,将全国余下的44.8万人的代课老师全部清退,随后,代课老师在部分发达省市逐渐淡出人们视野,而部分省份仍然存在。

2009年底,甘肃因代课老师与公办老师工资相差悬殊和实行一刀切式清退等问题引发社会关注。目前,甘肃各地市按照省人民政府相关规定,正在“坚决、逐步”清退代课教师,截至记者发稿,甘肃兰州市仍在岗的代课老师不到200名,记者所采访的渭源县则不到80名。代课老师是否在本学期结束后被完全清退,当地相关部门正在研究,相关政策也将出台。

节目里讲一个工作了20多年的代课老师工资一个月只有80块钱,现在清退补偿费仅有600块钱, 我真的忍不住流泪了。扪心自问,这些钱现在能做些什么? 而交了二十年书的老师失去工作后能干什么?下岗职工现在好歹还有退休金,代课老师怎么办?我们现在国家也不是那么穷啊!卸磨杀驴,这是凤凰节目的评价!

我算是出生在教育家庭,外公外婆都是小学老师,母亲和阿姨现在也工作在教育岗位上。从出生起我就住在学校院子,大学毕业前从来没有离开过学校环境。外公妹妹(姨婆)有两个女儿便是民办老师,7年前一个阿姨送礼后转正,另一位阿姨该行做小生意,糊口也还行。虽然我家里的人都是正式老师,但因为我们那地方财政不好,前些年总截住国家拨下来的老师工资,生活也不轻松的。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教育局半年都没发工资,老师匿名写信给焦点访谈,引来其采访并播放,可惜后来还是不了了之,象征性的发了一部分钱了事。之后虽有些收敛,始终不会足额发放。后来经济越来越好,情形是好些了,好老师也慢慢少了,有水平职称高的很多去了发达地区淘金,很多特级/高级老师就这么流失了。

现在老师是没有之前老一辈的精神了。外公外婆总感叹现在年轻老师不务正业,心思不能专注在学生身上。但社会如此,如之奈何?!老师都是人,衣食住行、人情来往样样都是和其他职业的人一样的,也一样被社会环境影响啊。

外公曾经在讲台晕倒,胃出血割了一半的胃;外婆出身不好,文革便坏了身体,四十岁起穿的衣服便是普通人的三倍;阿姨教高三,每天晚自习后11点钟才能回家,家里常年不开火,表弟吃食堂长大!相对于那份微薄的老师工资,他们至少是无愧的。

相信代课老师付出比我的家庭更多,以他们只是正式老师十分之一的工资,坚守着传递给下一代人的知识。如今只让他们如此退场,俺实在心里难受啊!

胡言乱语,大家原谅则个!!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