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螃蟹也会是笑的 -- 黑岛人

共:💬115 🌺33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清末那帮洋务派恐怕还真有几个懂点的.

中国的近代工厂,军制,教育他们都搞了点.日本明治维新能成功,河里的葡萄写了点.文章一时找不到了.但觉得可以看看.辛亥革命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在我看来正是反映了它的局限性.当时的人民无知乃至体制落后,本质是我们当时的文化已经不能适应工业时代的需要.而这种文化上的变革是晚清末年完不成的.从清末到现在,中国被打到谷底,沉沦,再到现在的奋起直追,我觉得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到现在还在继续,因为帝国还远未复兴.这个过程在外,反映的是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的变革.在内则是我们改变我们文化的过程.只有中国重新输出文化,成为"天朝上国".这个过程才完成.这个任务是晚清最后几十年完不成的.但它在最后几十年的变革,反映了这个国家内在的生命力,即使很多推动者都是汉族官僚.

现在关于袁崇焕的说法很多.但明末并不缺乏良将这是事实.我觉得明初的军力的确强悍.但到中期就下来了.也不再深入大漠作战.明朝长期在九边集中了大量的军力.以抗拒蒙古.但蒙古仍屡屡入寇.而当时的蒙古并不统一.但从唐开始面对的草原部落不仅统一,而且开始开始吸收中原的政治文化,形成自己的封建国家,集大成者如辽.对中原王朝的持续威胁远超早期的匈奴.我觉得也远超明时代的蒙古.唐末的军队是很强悍的,一个边镇就能独挡一面.如幽洲.再如归义军.但毕竟只是一镇之力.孱弱的只是末年直属皇帝的部队.明对日之战,日本并不服帖.远没有唐白江之战的效果.况且在那年代,日本跨海来功.只要形成僵持,国力跟不上是必然.但明庭也不好受,张居正执政时期积下的财力基本用光.后人评价明亡自万历开始,多少也会有点影响.明朝对外我觉得硬是硬,但多厉害也不见得.

另外,拖一句,我觉得能够对同一种文化认同,就是同一个民族了.血缘不是最重要的.但也有许多人认为血缘远比文化认同重要.

清朝修四库全书的确可恶.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