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为什么全球变暖是大骗局 -- 陈经

共:💬113 🌺32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模式的可信度来自它们的物理基础

谢谢橡大提供的资料。

如果真是基于物理原理,这个模型最多只能给出定性的结果,也就是说温室气体增多,地球的平均温度增加。因为这里的因果很简单,地球吸收的太阳辐射越多,平均温度越高。注意是平均温度,不是某一个地方,某些地方的温度,那些用某些地方冰川融化来证明地球温度升高都是骗人的。因为即使地球的平均温度降低了10度,喜马拉雅山上的温度也有升高10度使冰川融化的可能。

对于稍微复杂一点的动力学系统,物理模型绝对不可能给出定量的结果,比如说蝴蝶效应。从这里可以肯定预测气候变化的物理模型绝对不是基于第一性物理原理的动力学模型,而是引入了诺干可调参数(每一个参数代表了至少一种人为的近似)基于平均场近似的物理模型,指望这个模型能给出定量的气候预测还不如指望有蝴蝶效应的气象预测靠谱,好歹蝴蝶效应发生的时间随着测量精度的提高是会延长的。要得到一个可靠的模型,即使只有一两个参数,没有几百个数据来拟合都是不可靠的。由于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和地球本身的非平均特性,每个数据只能来自于每年的测量平均,几百个数据就是几百年。根据井大提供的资料,精确的海底测量数据才是从2003年开始的,指望6个数据的拟合去推测上下几百年的温度变化,说它是忽悠一点都没错。

“然而,在几十年的模式发展中,它们始终提供一幅因温室气体增加而引起气候显著变暖的确凿而清晰的图像。”这个就纯属蒙人了。只要在模型里把地球平均温度随温室气体浓度的变化设定成指数关系,再适当的调节控制指数变化的参数,当温室气体浓度大于某个数值时,这个模型里其它参数控制的温度变化都可以忽略不计,只有温室气体浓度的变化对温度变化起主导作用。这也是为什么报告在这里敢说“确凿而清晰”,而在评价模型本身的时候只敢说 模式已经证明是模拟和了解气候的极为重要的工具,它们有“相当高的可信度”。写过论文的都知道,相当高就是不够高!这模型本身的可信度就不高,模型给出的结果即使再精确也是白搭。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