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对中国ACG产业的几点随想 -- 江城孤舟

共:💬75 🌺15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日本人的漫画情节也是二战后才完全培养起来的

像某些说法那样把历史提前到十二世纪的“鸟兽戏画”,实在是有些不靠谱。近现代日本漫画也是借鉴了西方漫画的构图与技术,站在西方漫画的肩膀上才得以发展的。1902年日本才出现四格漫画。虽然的确比中国早,不过在二战前后,中日两国漫画并没有本质的差距,当时我国也有丰子恺、叶浅予、张乐平,鲁迅先生也曾经撰文呼吁发展版画、电影与小人书等教育方式。

至于动画方面,我国在上世纪一度还曾经占有先机,手冢治虫坦承自己曾经受了万籁鸣先生制作的《铁扇公主》的很大影响,这是亚洲第一部有声动画长片。

然而,在五十年代,手冢治虫、横山光辉等漫画家以自己不懈的努力与惊人的毅力,最终使得漫画获得了牢固的社会地位,创建了一种清晰的日本式绘画风格,并且最终促进了漫画产业发展。各位如果有兴趣的话,请去查查手冢的作品数量与涵盖范围,就知道他“漫画之神”的名号绝非虚妄了。顺带一提,手冢也是最先制作面向成人的长篇漫画者。

不能认为我国的读者在民族性格上拒斥动漫,这是说不过去的。上世纪80、90年代初外国动漫引进国内时造成的强烈反响就是佐证。我们的动漫作者需要的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我们的动漫读者需要的是版权保护意识。至于社会风俗怎么看,只要记住毛主席的名言“年轻人就像八九点钟的太阳,世界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也就行了。

另:我乘国内的火车旅行一般都会读书,不过如果遇到诸如春运期间连座位下都躺着乘客的情况,我就没心思再读了。同样,在北京的公交上,上海的地铁里,处于前心贴后背的状态,即使想读书也不可得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