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从“要吃糧,找紫陽” 说开去 -- 洪枫

共:💬22 🌺101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因地制宜是自古皆然的道理

中国农民不是80年代后才知道运用。在1970年的中学课本《农业基础知识》中,特别强调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我那时就学到了。在四川推广种双季稻本身,就是一项因地制宜的科学实验,因为四川某些地方具备种双季稻的条件,而东北没有,就不推广。一开始只在小部分水田种,也说明是实验,而不是一窝蜂式地“农业学大寨”的结果。经过实验,四川某些地方不再种双季稻,有些地方仍保留了下来,这也是因地制宜的必然结果。

你说“80年代以后,农业产量能大幅度提高,出去化肥等等,农民们能够自己做主,因地制宜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其逻辑是,在此之前,中国集体制下的农业生产基本上没有实行因地制宜,这是需要加以证明的。至于80年代后“农业产量”(很好,你没用粮食产量)的提高,如果说“农民们能够自己做主,因地制宜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的话,那是主要是因为此时中国的粮食产量已经突破了中国粮食需求的临界线,农民可以将更多的土地用于多种农产品生产的结果(详见笔者《关于新中国粮食产量的研究》一文5.1节)。

我的疑问是对楼主所说的四川成都平原一年种两季水稻加麦子(四川人此语均指冬小麦,因其它“麦子”品种在四川很少种)而发,因此你说的“同一个县里,小麦和双季稻一年能三熟的地方有,丘陵地区的冷水田一年一熟也有赶不及的”不能释疑,除非你能明确指出这个县就在成都平原。温江县即是成都平原的一个县,据楼上的温江县志记载,70年代那里实现了两年五熟的四种复种模式,其中一种是两年内小麦-早稻-晚稻-小麦-中稻的套种。如果楼主指的是这种模式,那么我的疑问得释。但这样一来,就不是一年三熟,口诀就要改成“三五十五不如四五二十”或“三五十五不如四四十六”之类才合逻辑。

其实,无论“三三得九不如二五一十”还是“三五十五不如四五二十”, 拿来作为制定一个省的农业政策的证据都是十分不妥的。因为从理论和实践上来说,由于地区的差异(因地制宜?)结果都完全可能是相反的。以一年三熟和二熟的比较为例,其组合可以无穷,为什么不可以是285+420+315大于495+515等等,等等,而必定是三三得九不如二五一十呢?如果像楼主所说作了调查,那么拿出简单的数据统计不是最有说服力么?相反,如果某领导人真是拿这句口诀来说服人,那倒真的说明此人手上没有过硬的调查数据。当然,也不排除此语确为某农民根据本地的实践总结出来的,但一个省级领导就以它来作制定全局政策的依据,还是太粗糙了。

我说这些,不是要强为某种耕作制度说话。但农业要发展,离不开人们突破某种固定模式的科学实验。四川某些地区某段时间作了推广双季稻的实验,不应该为此而背上什么罪名。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