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八卦高耀洁 -- 千江

共:💬295 🌺875 🌵6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真敢说啊……

寺庙地多,洋教徒恒胜,说明教徒不是真心皈依

如果没有洋人的枪炮保护,中国基督教信徒会那么多么?中国基督教徒和其他民众冲突会恒胜么?我们现在是争论中国人心理上对外来文明的排斥。你提供的列子恰恰说明,如果没有物质利益,那么佛教在中国的兴盛就可以大打折扣了,同样,晚清如果不是加入洋教有利,那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基督徒。死水微澜里的顾三贡爷就是一个例子。

你这样举例,恰恰说明外来文化的扩展并非是其本身的吸引力,而是很多现实因素。

有利益因素就说明信外教不是真心皈依。一个教案就打死一船人,整得跟义和团把大毛子二毛子统统当成异类似的。置清末民初那些单纯为了传播主的福音,不远千山万水跑去传教,一丁一点建立教会,客观上也为当地带来新信息和新思想的传教士们于何地。

那中世纪教会还收什一税呢,利益大不大?是不是也说明洋人信天主,也要大打折扣?

既然阁下明确认同了寺庙占地教案不公是有利益和冲突在内,那怎么又在如下调子里

你还可以辩护中央之国是如何以平等的姿态、敞开胸怀接纳犬戎、蛮夷、狄的文化。如何给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灭佛找个合适的理由,晚清时期那些大规模的一次又一次的教案是怎么回事,

说得好像灭佛教案就该怪在“中央之国”没有“以平等的姿态、敞开胸怀接纳犬戎、蛮夷、狄的文化”,说得好像中国人没有人人信洋教个个拜基督就是“中国对异类文化比较排斥”

……大哥,你要来传教我都不管你了,由得你自己玩了。可你还要占我的地抢我的民,害我收不上税,这也有理了?回头还要仗着母国船坚炮利

纵容庇护教民闹事,合着也是我中央之国无理了?

难不成中央之国非得个个受洗、人人“讲耶稣”,家家砸牌位,才叫“以平等的姿态、敞开胸怀接纳犬戎、蛮夷、狄的文化”?才不是“对异类文化比较排斥”?这“异类文化”咋的这么蛮不讲理,这么老子高高在上呢?这是“主子文化”“殖民地文化”吧?

我们的大记者同志,在这方面倒是端的不理性,端的一勺烩呀

顺道说一句啊,在下对教案的观点,的确有部分是来自中学课本,不过是民国57年12月第六版高一第二册,关于庚子事变前“朝野仇外”的表述

  自外國教士進入內地,恃條約為護符,肆行無忌,無賴之徒,與之勾結,欺壓善良。地方官吏懼因教案獲譴,不敢作公平處理,鄉民積憤生恨,而士子為了道統禮教,復視教士為非聖無君,民教衝突時起。開港通商以來,洋貨充斥,軍費浩繁,賠款累累,捐稅重重,社會經濟凋敝,民生日艱。外人強築鐵路,徵占地畝,拆毀廬墓,人民旣受切膚之痛,所謂瓜分運動,更大損民族的自尊心。此為民間仇外的原因

及“義和團的猖獗”

  義和團源出白蓮教。白蓮教本有其民族意識與嚴密組織,流行華北。山東風俗強悍,人民憤洋教陵辱,相率投入,習拳弄棒,以與相抗,號為義和拳,以作法降神愚人,謂神仙附體【注二】,卽武藝精熟,不畏槍礮,高唱殺洋滅教,巡撫毓賢一意庇護,為之改名義和團,燬教堂,殺教民,外國公使一再抗議,因召毓賢進京,以袁世凱繼任,時為光緒二十五年。

嗯,阁下大可以认为,这也是愚民之语。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