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半原创】朋党论 -- 华恩

共:💬26 🌺42 🌵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最大的利是什么,真的像你说的那样

"将身份完全调整到大多数人",并且舍得就能做到吗?我无法同意。

其一,大多数人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二战时的法国贝当认为他投降代表的是法国大多数的利益,戴高乐反抗也认为自己代表法国大多数的利益。希特勒发动二战认为自己代表文明人的大多数,丘吉尔反击也认为自己代表自由世界的大多数。小布什宣称代表的普世价值,塔利班自诩维护的也是本民族的福祉。

其二,就算大多数通过某种形式可以确定下来,比如法律、习俗。我们凭什么确定这个大多数群体的最大利益呢?要知道这个群体的需求是如此广泛多样:衣食住行,知己男女,时尚高雅,小资嬉皮,物质富足,思想自由,精神的享受,合乎传统与特立独行...估计一个群体到底有多少种需求根本就是难以确定的事情?更何况我们还要确定对每种需求什么样的满足才能符合这个大多数的最大利益。大多数中国人基本解决了温饱,这无疑是对大多数的极大满足,如果说这就是他们的最大利益就无论如何谈不上了。通过舍得就能知道他们的最大利益?这靠谱吗?

其三,我们再退一步,我们假如真能确定大多数群体每种需求的最大利益,但是群体的需求之间总是互相矛盾的。比如富人的汽车占路权和穷人的自由步行的权利就互相矛盾,一种需求的满足总是以另外一种需求的相对抑制为前提的,那么我们想知道这种互相矛盾的最大利益该如何取舍呢?如果舍得就行,那么该谁舍,而且如何舍呢?舍到什么程度还算是最大利益呢?

面对如此不确定而且相互矛盾的最大利益,所谓其总是显而易见的观点,我真的无法接受。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