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 漫谈大枪 之外三 中国大刀和武士刀 -- 胡亦庄

共:💬126 🌺28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 漫谈大枪 之外三 中国大刀和武士刀

前几年的网上,冒出来很多讨论中日刀具的帖子,讨论刀本身也就罢了,但是有人竟然想用二战抗日的历史来证明中国大刀胜过日本武士刀,这无疑是要走到一条“邪路”上去。

在《倭刀的黄昏》里面说过,明代倭寇的五尺倭刀是一种威力普通的一种兵器,可以说,当时倭刀的威名大振主要是因为赶上了明朝的衰败。到后来,就连日本国也主动地淘汰了五尺长的倭刀,主要保留3尺长的倭刀——本文简称之为武士刀。

由于当时武士阶级在日本的特权地位,这些武士刀也就成为一种身份象征。明治维新后,武士变成了军队军官,于是武士刀也就随之进入了日本军队,成为“官”“兵”身份差别的重要标志。所以在侵华战争中作为指挥刀的武士刀就不是一种战斗用的兵器,实际上是一种“礼器”。以日本侵华战争讨论武士刀战斗力就好像讨论西式婚礼上婚纱的保暖性能一样没有意义。

换句话说,武士刀的作用是显示身份,那是给底层日本兵看的。除了佩刀之外,当时日本军官还用武士刀砍人以树立自己的“尊严”。不过他们砍人并不是“战场肉搏”,而是战斗结束之后的屠杀没有反抗能力的中国战俘和平民——因为这些日本军官首先要保命,才能享用所谓的“尊严”。这里面最广为人知的例子是制造“百人斩”的两个日本少尉。

点看全图

W3-1 向井敏明少尉和野田毅少尉

向井敏明在接受日本记者采访时说:"不知不觉双方都超过了100人是很愉快的事。我的关孙六刀刀刃的缺口,是因为把一个家伙连钢盔一起劈成两半造成的。等战斗结束后已经说好将这把刀送给你们报社了。十一日凌晨三点友军的奇袭迫出紫金山的残敌时,我也被逼出来直挺挺站在弹雨中扛着刀大叫“阎王哟”,尽管这样还是没有被子弹击中。"

后来向井敏明被审判时却声称:“《东京日日新闻》系虚伪登载,专为被告颂扬武功,以博女界之羡慕,期能获得佳偶。”

“颂扬武功”恐怕还没有说到点子上,真正的事实是:那被杀的中国人都只能算是虐杀(即便真有人带着钢盔被劈死),而不是阵亡。因为等到在战场上,日本军官从不会冲锋在前,他们的“武士精神”是挥刀把日本底层士兵推到前面去挡子弹——这就是为什么这些日本军官在“弹雨”里都不会受伤。

最为讽刺的是,2003年这两个日本少尉的后代要求翻案,理由是“一把日本军刀砍一个人或几个人就会卷刃,以刀的物理性能上看,不可能连续砍一百多人。”

至今没有找到证据表明当时的军官用武士刀来进行战斗。也就是说,被砍的人也没有兵刃可以用来抵抗,更不要提中国大刀了。

点看全图

W3-2 日军军官斩人

相对于日本军官装饰用的武士刀,中国大刀却是一线士兵的真实战斗兵器。当时中国军队使用大刀,是补充现代枪械的不足。那么多勇敢的士兵只能把性命交给前一个时代的兵器,这是一个民族最无奈的事情。

点看全图

W3-3人手一把大刀的中国士兵

打个也许不准确的比方:大刀长矛之于现代中国,就如同锤头镰刀之于共产党,是激励后人的精神图腾。这些相对落后的兵器本身并不是什么“镇国利器”。

网上有人为了证明中国的刀好,就说大刀背厚,可以砍断日本武士刀。这种关公战秦琼让人越听越感觉不对劲——言外之意是使用武士刀的人会冒着生命危险和中国士兵战斗。可是,真的有日本军官用武士刀和中国人做过公平决斗了么?能找出几个例子么?

如果说武士刀被大刀砍断了,不但拔高了日本军官的武勇,甚至有篡改日军侵华史的嫌疑。

还有些网络小说的写手,经常创造出某种绝世刀法,放到抗日背景下砍鬼子。这种情节听着似乎痛快,实际上是在侮辱战争中死去的中国人。回到真实历史里看,那些用大刀砍鬼子的中国士兵,都是在用十条命换一条命地战斗,不是靠神秘的刀法,更不是仗着“刀背厚”。如果把这些中国士兵手中的中国大刀换作缴获的东洋刀,照样可以砍翻鬼子——因为那些兵器自己既不会勇敢,也不会拚命,真正用命的是中国的军人。

在此提醒小说写手们也要端正创作态度,写作之前至少也该买套郭澄清的《大刀记》给自己充充电。

有人认为现在争论中日刀具的帖子是工艺品商人的炒作——照理说打造刀剑工艺品也算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就算搞点隐性广告也无可厚非。但是搞历史演绎完全可以拿唐宋元明清下手嘛,八年抗战的历史还是不要戏说的好。毕竟还有好多当年的老人仍然健在,恶搞他们的历史,情何以堪?

那么,如果不提抗日的历史,中国刀和日本刀能不能比较一番呢?应该是可以的。胡某的结论是:中国的刀具比较适合在中国使用,日本刀则比较适合在日本使用——有人要说了:这不完全是废话嘛。且慢,下面就解释一下:

中国大刀制作的取材、制造工艺和使用技术都比较简单,用于战争时成本比较低。而且均匀质地的刀身从磨刀和修复的角度上说也比较有利。最重要的是制刀需要的技术人员,练兵的教头都比较容易大规模培养。

相比之下,日本刀的制造技术则比较复杂,需要艺人的经验积累。而且日本刀的刀刃和刀背侧所用钢材不同,打造和保养的条件比较高。(胡某的冶金知识很匮乏,但是网上的讨论日本制刀的帖子大致没有超出周纬的《亚洲古兵器图说》,既然他们大都是这本书的“二传手”,所以这里对日本刀的描述也就随大流瞎说了。)

那么为什么说日本刀适合日本呢?因为日本刀是武士身份象征,社会需求完全是来自这个国家武士文化。必须要承认,日本刀的制造精良,从刀鞘到刀身都非常美观——尤其是跟中国刀相比。平时拿出来炫耀刀的锋利,一般也就砍个草席竹子,极少有人舍得拿刀劈石斩铁找别扭,那么刀身脆的缺点也就不会暴露。

正由于日本刀完全满足“炫耀”的需要,它甚至成为日本向中国各个朝代朝贡和出口的“拳头产品”,很多中国文人拿到日本刀也纷纷被其华丽外表所唬住,还 纷纷作诗赞颂。

对比冷兵器时代的中日刀具就会发现:中国刀类似于现代工业国的标准化生产,量大成本低;日本刀具则像现代农业国的土作坊,产品上凝聚了不少心血,产品质量却不稳定——在此前的讨论说过了,日本人自己也要加上长矛弓箭才能完成战争。

这是因为中国土地广阔,军事竞争压力又过大的缘故。当年中国尚未统一的时候,中国人也曾追求过锋利的宝兵器,比如著名的干将莫邪剑和“徐夫人匕首。可中国后来大型战争越来越登峰造极,人们发现“帝王之怒”使用的兵器很多。在这种规模的战争中,成本的概念就变得得极为重要,甚至关乎胜负了,于是兵器越造越“贱”。而光亮耀人的刀剑却沦为太平时期的玩物——正由于它贵,才具有炫耀的价值。

在前面河友讨论里曾经提及了一个著名视频,是有人用高速摄影记录了机关枪子弹被武士刀劈开的过程——这个节目用了高科技,娱乐性上说很不错。但是有一点要注意:高科技不等于科学——二十年前的普通电视摄影也算是高科技了,但是照样被用来搞“水变油”的骗术。

在这个机关枪打武士刀的视频里,并没有比较武士刀和任何一种刀具的硬度。它甚至没有比较子弹头和武士刀的硬度——因为刀承受的冲击主要来自子弹前方的压缩空气。如果想科学地证明一种刀具的性能,至少应该做个单因子对照:用同样的机枪和子弹,去射击多种刀具。如果搞别的刀不容易,买把军用匕首做个对比总应该不难。不过节目制作方似乎有意回避了这个细节。——搞两把刀对着磕是一种更简单直接的办法,也没有看到人来做。

应该说,在所有那些中日刀具的讨论里,大多声音是希望保持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自尊,但是不少人一被激就变得不理智。承认中国历史上的苦难并不是一件多丢人的事情,这恰恰是自尊和自信的表现。许多值得中国人追赶学习的东西,比如日本融合传统和现代文化的努力,剑道的发展模式,双手刀的使用技术,刀具的制造工艺,甚至美国的高速摄影技术,却都在网络争论中被忽视——被无限放大的只是一种有害的浮躁情绪。尤其是一些人孩子气地要证明中国“优越”,竟然把争论引向美化日军的方向,这种现象是非常值得中国人反思的。

胡亦庄:【原创】漫谈大枪 之序

元宝推荐:MacArthur, 通宝推:呆鹅,johny,龙驹坝,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