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哥本哈根会议的由-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如何形成共识 -- 马灯

共:💬22 🌺3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哥本哈根会议的由-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如何形成共识

按:对于气候变化,人类从一无所知,到被动接受,再到携手对抗,中间经历了无数故事,凝聚了无数人的智慧、努力、泪水和欢乐。本文将会将这些事这些人记录下来。

觉醒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共识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进入公众的视野,是因为它被授予2007年度诺贝尔和平奖。2007年12月10日,位于挪威奥斯陆的诺贝尔基金会将2007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授予IPCC和美国前副总统小艾伯特戈尔,以表彰他们“为更广泛地建立和传播人为气候变化的知识,以及为抵消气候变化所进行的基础研究而付出的努力”。

气候变化

其实IPCC已经在气候变化领域地工作了20个年头。在1989年,联合国环境署(UNEP)和世界气象组织(WMO)为了向各国政府提供一份清晰而科学的气候变化报告,组建了IPCC。IPCC的科学家来自各个领域,从气象学、地质学等自然学科,到经济学、社会等人文学科。这些不同的智慧和知识交融在一起,为人类描绘出了一幅越来越清晰的未来图画。

迄今为止,IPCC的科学家们共发布了四版评估报告,并正在编撰第五版评估报告。2007年发布的第四版评估报告指出:气候系统变暖是毋庸置疑的,目前从全球平均气温和海温升高、大范围积雪和冰融化、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的观测中可以看出,气候系统变暖是明显的。根据自1850年以来的全球地表温度的监测资料,最近12年中,有11年位列最温暖的12个年份之中。最近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74℃〔0.56℃—0.92℃〕,其中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温度升幅较大,陆地区域的变暖速率比海洋更快。来自海平面高度、冰川和积雪、海冰面积、冻土变化、生物系统变化等方面的监测数据也证明了气候系统变暖这一事实。与此同时,自工业化时代以来,人类活动已引起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其中,在1970-2004年期间增加了70%。因此,对于气候系统变暖的原因,IPCC认为“具有很高可信度的是,自1750年以来,人类活动的净影响已成为变暖的原因之一”。据IPCC排放情景特别报告(SRES,2000)预估,在没有额外气候政策出台的情况下,温室气体会以等于或者高于当前的速率排放,并诱发全球气候系统中的诸多变化,包括全球性的气温升高、极地冰川以及冻土的融化、极端气候现象增加、海平面上升造成的海岛以及三角洲地区的淹没、生态系统的变化、等等,这些变化有可能给人类造成不可逆转的灾难。

觉醒

国际社会携手抵抗环境变化始于1972年6月16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这次会议宣言只提及了人类对水、空气、土壤和生物圈造成的危害。那个时代,气候变化只是出现在气象学和地质学课本里的,记述着地球经历过的几次变暖与冰期,及其引起的物种大规模迁移以及灭绝和更替。

1979年2月12日至23日,世界气象组织举办的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在瑞士日内瓦召开。这次会议主要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去讨论气候变化如何影响人类活动,敦促各国政府正视和预防人为气候变化可能对人类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这次会议还提出,全球变暖的诱因可能是由于化石燃料消耗、森林破坏造成的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大会宣布实施世界气候项目和世界气候研究项目,以全面地对气候变化进行研究和论证。这是国际社会第一次意识到气候变化问题,而那个时代,工业化国家正在乘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东风,一路高歌猛进。以美国为例,其能源消耗从1960年到1979年增加了83.5%。

此后的将近十年时间里,各国科学家们从各个方面开始对气候变暖的产生、演变、诱因进行了大量研究。随着南极科考的进行,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全球范围内的地表温度变化等等证据不断将人类对于气候变化的认知带到新的境地。

时光荏苒,当各国科学家和官员再次聚首日内瓦时,已经是11年后。1990年10月29日到11月7日,第二次世界气候大会召开。这次大会上,刚刚成立的IPCC为大会献上了第一版评估报告,报告通过对大量气象学、水文学、地质学等领域的数据进行汇总,预测全球平均气温在21世纪里将以每10年0.3℃的速度增加。报告还指出,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甲烷、氟氯化碳和一氧化二氮含量的显著增加强化了温室效应,其中二氧化碳造成了一半以上的温室效应的产生。这些数据和结论在其后的三版评估报告中,被不断修正和完善。这次大会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应,与会的137国以及欧洲共同体的政府官员就是否设定排放目标以及温室气体种类的甄别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尽管大会通过的部长宣言没有对以上问题给出明确的答案,但人们可以感觉到,人类携手对抗气候变化的时代就要来临了。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随着气候变化越来越明显,国际社会意识到,除非各国携手,否则人类社会将会陷于一场气候灾难。1990年12月21日,联合国做出45/212号决议,决定在联合国环境署和世界气象组织的支持下,建立一项政府间谈判机制,旨在构建一个有效的气候变化公约框架。1992年5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以下简称:公约)在纽约完成并通过。同年6月3日至14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史称地球峰会。会议期间,公约正式向各国开放签署。里约热内卢地球峰会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环境会议,共有172个国家参加,其中108个国家派出了政府首脑,2400多名来自非政府组织的代表也参加了此次会议。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代表中国政府于1992年6月11日签署公约。公约于1994年3月21日正式生效,到目前为止,共有19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该公约,其中41个工业化国家和欧洲共同体承诺制定国家政策以及相应措施,通过限制其人为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并保护和增加植被,减缓气候变化,其中24个最发达国家应提供新的和额外的资金,以支付的发展中国家缔约方为履行公约义务和抵抗气候变化所支付的费用。

公约共26条,分别就公约目标、原则、承诺、缔约、公约修正、退约、资金机制、争端解决等予以阐述。公约的最终目标为: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公约指出,各缔约方应当在公平的基础上,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的能力,为人类当代和后代的利益保护气候系统,发达国家缔约方应当率先对付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这条原则,强调了发达国家对于气候变化的责任,保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所以在此后的气候谈判中,频频被引用。公约规定,公约的最高权力机构为每年举行的缔约方会议(COP)。

京都议定书

由于公约条款只是框架性的,而气候变化以及相应的国际机制却在不断演变,所以每次缔约方会议都在推动着气候变化行动。1995年4月7日到18日,第一次缔约方会议在德国柏林召开。会议一号决议(又称柏林授权)指出,工业化国家在公约中的关于抵抗气候变化所做的承诺是不充足的,缔约国一致同意要制定一项议定书,以加强工业化国家对于气候变化所做的承诺。

1997年12月1日到11日,第三次缔约方会议在日本京都召开。会议谈判的过程异常艰苦,主要排放国在三个方面存在巨大的分歧:温室气体减排额和温室气体的种类、发展中国家是否应该承担减排责任、是否应该允许排放交易机制和联合履行机制。最后,会议的一号决议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的核心内容为,缔约方应确保在2008年至2012年承诺期内,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从1990年水平至少减少5%。具体为:欧洲共同体减少8%,美国减少7%,日本减少6%。这里规定的温室气体为: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为了更合理地配置资金和资源,更有效地实现减排目标,京都议定书设计了三种全新的机制:排放交易机制、清洁发展机制(CDM)、联合履行机制(JI)。这部分会在后续的文章中详细描述。京都议定书还规定,议定书缔约方会议(MOP)与公约缔约方会用结合举行。

京都议定书于1998年3月16日在纽约开放签署,2005年2月16日,在俄罗斯政府签署京都议定书90天后,京都议定书终于满足了各项要求,正式生效。公约里的41个工业化国家,有39个签署了京都议定书并量化承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当时白俄罗斯和土耳其没有签署承诺。2006年11月17日,在肯尼亚内罗毕召开的第二次议定书缔约方会议上,白俄罗斯承诺其减排目标。

尽管京都议定书勉强在第三次缔约方会议上通过,但各缔约方,特别是主要排放国,对京都议定书的细节仍然存在着非常大的争议。1998年11月2日到13日,第四次缔约方会议在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会议建立了一个为期两年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行动计划”,期待在第六次缔约方会议上,彻底扫清京都议定书的一切障碍。

美国的减排之路

我们再说说美国。美国是温室气体累计排放最大国,也是人均温室气体排放最大国。据荷兰环境评估署(Netherland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gency)的计算,2007年美国、俄罗斯、欧盟15国和中国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依次为19.4、11.8、8.6、5.1吨。对于石油和电力的大量消耗已经成为美国民众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了。

早在1997年7月25日,此时京都议定书的草案刚刚成形,美国国会就“未雨绸缪”地一致通过了“伯德-海戈决议(Byrd-Hagel Resolution)”。这项决议指出,美国不应该签署任何将发展中国家的减排责任排除在外的国际协议。1998年11月12日,著名的环境活动家、时任美国副总统的戈尔代表克林顿政府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但戈尔和当时的议长约瑟夫利博曼明确指出,美国国会不可能在发展中国家没有承担减排责任的情况下批准京都议定书,而克林顿政府也从未提请美国国会批准京都议定书。在2000年11月13日到24日召开的荷兰海牙会议上,美国坚持要求减少其减排指标,此举直接导致第六次缔约方会议休会。2001年7月,小布什政府上台后,宣布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谈判,转向无强制力的志愿减排机制。由于京都议定书只有在政府签署并议会批准的情况下,才具备法律效力,美国目前处于一种既不批准也不退出的境地。

2009年6月26日,美国众议院以219:212的微弱多数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又称Waxman-Markey提案,要求美国温室气体排放量从2005年水平减少17%,到2030年减少42%。11月5日,参议院环境与公众服务委员会在民主共和两党激烈争论之后,通过了长达821页的《清洁能源工作岗位及美国动力法案》,又称Kerry-Boxer提案。其核心内容是减少使用传统能源,将美国温室气体排放量从2005年水平减少20%,建立一个专项基金以增加百万个清洁能源领域的工作岗位。自此,美国离立法减排,又进了一步。等待在前方将是参议院的其它委员会的表决和难度最大的参议院的最终表决。

后京都时代

2007年12月3日到15日,第十三次公约缔约方会议在印尼巴厘召开。此次会议重点讨论了京都议定书第一个承诺期(2008—2012年)期满后,国际社会如何进一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会议的一号决议决定启动一个全面进程,以通过2012年之前和2015年以后的长期合同行动,充分、有效和持续地执行公约,争取在第十五次公约缔约方会议上达成一定结果。这一决议被称为“巴厘岛行动计划”。而第十五次公约缔约方会议就是举世瞩目的哥本哈根会议,会议将在今年12月7日到18日举行,届时美国和以中国为首的金砖四国在减排方面的动作将是最受关注的焦点。

通宝推:不远攸高,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