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关于高耀洁医生的几句话 -- 听枫

共:💬609 🌺1979 🌵8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95年貌似就开始打击血站就是混账官僚打击不力

河南发现艾滋病十年2005-12-16 11:41:24 来源: 南方都市报(广州) 收藏此页 网友评论 257 条  

“大概是1992年前后吧,我们县光我知道的就有两个血站了。一个是县卫生局办的,一个是县医院办的。县医院办的那个血站最早。他们都有手续,是合法的血站。当时办血站,至少要有地区一级的许可证。当时,县医院办的血站承包给了薛××。”莫新安跟县医院的院长是邻居,院长让他去维持血站秩序。“每天七八百甚至上千人。来卖血的大都是睢县、太康、通许、尉氏等县的人,还有东北辽宁的一些人,人多得乱哄哄的,最多的一天1400多人。”莫新安给每一个卖血的人发一个号,这是他最早的血站工作履历。“我的血头称号就是这样落下的,其实,我开始是在替血头干活。”

1994年11月份,莫新安贷款了18000元,买了一辆破中巴车跑客运。跑了七八个月,没有赚到钱,修车费已拿不出了。他正为钱着急的时候,杞县西寨乡马寨村的孟××来找他。他让莫跟着他干血站。那时,个人血站已经开始被取缔了。尉氏县邢庄乡水黄村的朱XX办的血站在送货时往血浆里兑了盐水,提货人报了案,河南省有关部门把尉氏县个人血站全部取缔了,朱××也被抓了起来。

1995年底,莫新安和孟××合作的血站开张了,一个离心分浆机、三间民房,一堆便宜买来的血袋、一次性注射器、生理盐水,几个做小买卖转行来的“医护人员”,就算是这个血站的全部。“俺没条件化验,谁来卖血俺都要。其他私人开的血站都不化验,都是这样的。一是没条件,再一个成本高。”莫的这个血站营业了没多久,有人举报了,“卫生局和县检察院来人把血站封了。”莫说,查封时他们还有270袋血浆,他买了25公斤柴油、5公斤汽油,一把火将血浆烧掉了。

1996年2月,尉氏县一个人找到莫新安,提供机器让他再开一个血站,那人负责销售。

“那人给我的价钱是每袋61块钱。我干了十来天,他也给我帮了几天忙,后来说家里有事儿,就走了,结果一去没回。我采的血浆卖不出去,全砸在了手里。积攒了800多袋血,值四千多块钱,加上我买他的机器的钱,一共砸进去将近3万元!”合伙人莫名其妙的消失让他再次走到了赔本的边缘。

半个月后,一名姓邵的旅社老板出面帮莫销售血浆。“那天,说好的是在高速公路上交货。”莫新安回忆,就在他们走到尉氏县一个收费站时,警察拦下了他租用运送血浆的汽车。这次,莫新安赔彻底了,交给尉氏县警察9000元罚款之后被释放,之后,他开始在大大小小的非法血站卖血,直到他的一个朋友在卖血时,一周之内连续数十次抽血,体内的血液几乎被抽干而死掉。莫说,他心痛如刀绞。

莫新安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当年他两次开办血站被取缔,是与100多公里之外,另一个城市的一个检验中心有关。1995年底,王淑平独自前往北京,1996年3月,全国开始取缔以采血浆营利为目的的大小血站。在河南,因从这年的3月14日夜开始刮起的血站取缔风暴,后来被称为“3·14案件”。河南省卫生厅和公安厅联合发文,严厉打击非法采集、倒买倒卖人体血浆的犯罪行为。

闹了一场“大地震”

王淑平的报告经院士上报给了卫生部

1995年12月16日,王淑平向周口地区卫生局递交了她负责的临床检验中心“我区献血员中HCV及HIV感染的调查汇报”,此前两天,河南省CDC开设了第一条艾滋病热线,接受全省HIV感染者和普通人对艾滋病知识的咨询。

王的报告在卫生局波澜不惊。“血站还在继续开。”她的担忧一天天在增加,“我是在血站工作过的,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全区每天至少会有1000人感染,很可怕的。”此时,更多的血站在献血员中检测出了HIV阳性感染者。“这年冬天,我们几个人在一个血站卖血,80个人中有4个人查出了HIV阳性。”赵金山说,但这并未能让这家血站停下来,“血站的人只是让4个人不要在这家血站卖血罢了,他们几人有没有再到别的血站去卖血就不知道了。”

1995年最后的几天,王淑平带着62份初筛的、来自河南省商水县西赵桥村的HIV阳性血样,来到了北京。“我找到了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想在这里做权威的鉴定。”那位卫生局长的置疑让王淑平觉得,必须求得最终的认定结果,“先见到了办公室的小董,他说做一份血样检测要700元钱。”62份全做下来需要4万多元,这对于自己掏路费跑到北京求结果的王淑平来说,是太多了。她的中心也没有这么多钱,她们停了自己的薪水,把钱都花在了采样和初筛上了。“我当时有些气馁,没钱就不做了吧,回去吧。”她有些丧气地走出了预防医学科学院的办公室,“刚出门,迎面碰上了曾毅院士,他就问,你到这儿干什么来了?”王淑平把事情经过又给曾毅讲述了一遍,“曾院士一听,非常紧张,他说不要你这个钱,先做15份吧。”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的鉴定结果很快出来了:15份血样中有13份被确定为HIV阳性,2份为疑似。这一结果让中国流行病学首席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毅非常震惊。“他看了结果着急了,给我说,你赶紧写报告,马上报告卫生部。”剩下的47份阳性血样已没有再做鉴定的必要。在曾毅的支持下,王淑平这位从偏远地区来的普通医生,在北京起草了上报卫生部的“关于单采浆献血员中HCV及HIV感染状况的调查报告”:

“单采浆还输血球献血员(以下称单采浆献血员)中流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目前仍存在的严重问题。这不仅影响着献血员的健康,而且对血液制品的安全性构成威胁。最近,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在单采浆献血员中已有HIV感染,甚至酿成流行之势。单采浆过程中存在的以上问题已成为迫在眉睫非解决不可的问题,现将我们的调查结果汇报如下。”

这份报告的第一、第二部分,王淑平列出了河南省周口地区HCV在献血员中的感染状况,第三部分,她写道:“我们于1995年9月随机抽查了周口地区部分献血员的HIV感染状况,其中检出的阳性标本已经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北京)艾滋病诊断试验室应用蛋白印迹法(WB)确证,结果如下:270份单采浆献血员血样中有19份为HIV阳性,134份HBsAg阳性单采浆献血员血样中有43份为HIV阳性。”

1996年1月10日,王淑平的报告经曾毅上报给了卫生部。后来,她从曾毅那里得来消息,卫生部在第二天给河南省卫生厅打去了电话,询问情况。她于第三天回到了周口,卫生局的一个头儿见到她说:“你可弄了个大地震。”这天晚上,省卫生厅的一位厅长打电话到了她的家里,称她的工作做得很好。几天后,省卫生厅派出专家组到达周口。

文楼村疫情浮出水面

河南艾滋病疫情第一次被公开报道

“2000年1月的一天,一位专家给了我一份报纸,让我看其中的一篇报道,他说你就要看到希望了。”王淑平在完成了给卫生局和卫生部的报告之后不久,就到了北京学习和工作,曾毅给她看的报纸则是院士的一位友人从四川省会成都市寄出的,院士指给她看的报道标题是“近百人染上‘怪病’之谜”。这篇4000多字的报道披露了河南省上蔡县芦岗乡文楼村从1999年初开始,村中有数十人死于艾滋病,上百人感染HIV的真相。这篇报道呼应了当年王淑平的发现。

文楼村在上蔡县城南部,商水县西赵桥村西南方向,距离西赵桥30多公里,和西赵桥相同的是,都距县城较近,与当地的交通干道相邻,都是有较长卖血史的村庄。

王淑平发现了周口地区献血员感染HIV之后,相关的各种消息开始在河南省坊间流传,可以说,河南农村发现了大量农民感染艾滋病不是秘密,流传的版本非常之多。1999年夏天,省会郑州东20公里的中牟县西瓜丰收,有谣言说“西瓜被注射了艾滋病人血”。那年,西瓜的滞销使得从郑州东郊经过的107国道变成了农用机动车停车场,成百上千的西瓜车排成一字长龙,瓜农的脸上写满了忧伤,他们很是陌生的艾滋病成了阻碍西瓜销售的绊脚石。

就在这年8月,武汉的医生桂希恩接到了他的一位在上蔡县医院工作的学生的邀请,他的学生说,在接触的病人中发现多人感染HIV。文楼成了桂医生第一个深入考察的村庄。

“我在1998、1999年就已经接触到了从那里来的病人。”北京佑安医院的医生张可较早见到了河南农村艾滋病人,“起初,我并不相信,可后来到他们那里实地查看之后,事实让我惊呆了。”张可放下案头工作,于1999年8月27日前往文楼村东南的新蔡县东湖村,在那里,他一个上午就见到了10多名已经发病的HIV感染者。

河南的媒体亦开始关注在省内乡村流行的艾滋病。与此同时,几位省内专家也注意到了文楼和河南其他农村的艾滋病流行,文楼在此时注定成为了第一个被打开的缺口。

1999年11月,在几位专家的支持下,河南当地一个媒体记者写成了内参上报给高层。2000年春节前的一天,成都的一份报纸上刊出了“近百人染上‘怪病’之谜”的报道,文楼村和河南艾滋病疫情第一次被媒体公开报道。

政府和民间的艾滋调查

“感染者主要集中在1995年前后的有偿献血员中”

2002年8月,一份署名为“河南省卫生厅”的“关于全省艾滋病工作的汇报”文件被上报给中共河南省委。

这份文件透露出的信息是:“根据卫生部疫情统计,至2002年6月底,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34581例,其中发病1973例,死亡报告963例。据专家估计,目前全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达到85万人,并且正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递增。

“我省从1995年3月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至今年6月底,累计发现并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928例,其中发病335例,死亡238例。专家估计我省艾滋病病毒实际感染人数在3万左右。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厅先后组织开展了5次大规模的全省性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和5次局部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摸清了我省艾滋病疫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主要集中在1995年前后的有偿献血员中。”

赵五记得,王淑平等人在西赵桥村提取了他们的血样之后,曾发给他们每人一些含在嘴里吃的药,“她们没说是什么药,我就按照她们说的办了。”他庆幸地说,“可能就是这药救了我的命吧,我四哥和六弟都没吃这个药,都死了。”在赵五的印象中,1996、1997年两年间,他接受了来自地区和省卫生机构的多次血样检测。最后一次是2000年,在那次对全村有既往卖血史的人员血样抽查中,全村有上百人查出HIV阳性。

那份文件对河南的“血浆经济”相关情况做了介绍,特别提到了一个当年各地有偿献血员情况和感染率数字,文件写道:“从1995年开始,国家卫生部和省卫生部门多次在全省开展大规模疫情调查。2001年3-6月,由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逐县逐乡逐村对1995年前后有偿献血员进行调查统计和核对,全省1995年前有偿献血员共计18.3万人,其中豫东南驻马店、周口、南阳、信阳、开封、商丘6市有14.8万人。1995年4月,国家预防医学科学院来我省举办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学习班,抽查我省100多家血站1270份血样,最后确证艾滋病感染者81例,其感染率为6.38%;1996年5月,卫生部再次组织对全国有偿献血员进行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共抽样36009人,发现艾滋病病毒阳性者278人,阳性率为0.77%,其中,湖北4.2%,安徽2.7%,四川1.75%,辽宁1.48%,广西0.89%,疫情分布在13个省(区、市)。其中我省共计调查1666名有偿献血员,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34例,感染率为2.04%。2000年12月,省政府组织的对上述地区艾滋病疫情抽样调查统计,在7个灶性点调查376名有偿献血员,灶性点村庄有偿献血员感染率最高达48%,最低为16%,平均感染率为32.71%。在14个县对有偿献血员调查1262名,感染率为3.01%。调查发现,有偿献血员集中的村庄艾滋病感染者比例较高,分散的有偿献血员感染率较低。”

文件给出了一个估计的数字是:河南省有偿献血员艾滋病感染者总数为2.31万-3.35万人。文件特别提到了因文楼村而著名的上蔡县的艾滋病情况:2001年6月,上蔡县政府上报有偿献血员3.5万人,重点村庄12个,目前估计上蔡县实际感染艾滋病的人数可能在7000-10000人左右。

来自河南省有关部门的调查在王淑平的报告之后,很快在献血员中进行了,民间的调查也在进行着,一位老人挑起了这项工作的重担。

高耀洁是在1999年10月接触到河南艾滋病疫情的,她本是一位妇科医生,曾因打击非法游医而出名。有人给她写了一封信,告诉她豫南一个卖血专业村艾滋病感染很严重。来年开春,她租用了一辆车,拉了几箱方便面,开始了她的“防艾”之路。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