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漫谈大枪 之八 倭刀的黄昏(上) -- 胡亦庄

共:💬56 🌺22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那不妨再严格一点好了

既然你论证的倭刀都是特指5尺长刀,不妨按照日本人的叫法称之为“太刀”,以区分在江户时期逐渐成为主流的那种较短的日本刀,亦称“小太刀”(形状楼上也都说了,类似于中国的腰刀)。似乎幕末的武士也总结过,纯粹格斗,必须双手使用的太刀显然不如可单可双的“小太刀”,但这是由于幕末在城里已经不流行顶盔贯甲了。。。

而且,日本人自己也论证过为什么不管“太刀”还是他的较短版本都没能成为马刀。一个原因就是日本刀的锋利程度超过了马上格斗的需要,但是对保养的要求(擦拭,崩口,等等)在马战中又很难掌握。所以日本武士之间传统的“一骑讨”还是先用长枪对冲,一旦打下马来又没死,另一方还得跳下马用日本刀(太刀或小太刀)决战。

所以,纯粹论武士,太刀肯定是衰落了,但是日本刀不是。

ps: 很多画面中的“长枪”,也有可能就是楼上提到的薙刀。这玩意我看到的非常像中国先秦时期的铍 (插在长杆上的短剑,长度界于戟和长矛之间,在3米5左右),可砍可刺。这玩意儿在中国后来因为高不成低不就被淘汰了,但是在日本却有很多人用它,尤其是僧兵。理由据说是:它比长枪更灵活,也就更需要训练,但是又不像武士刀那样,既昂贵又惹眼。和尚们一直都用它

pps: 关于长筱之战,现在很多日本史学家认为当时武田军的冲击方式更类似于龙骑兵,即下马步兵。因为织田德川联军的栅栏壕沟超过了当时甲信地区马匹的体力了,一些战场日记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信长公记》其实细节不多,到了《信长记》才变成了现在影视剧里常见的场景。这两部书大致相当于中国《三国志》和《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对比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