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谈新儒家:从一个问题谈起 -- 烤面包的胖大叔

共:💬30 🌺67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续完:让我们直接跳到最后吧

下午快下班时接到工作上的通知,明天就要开始忙了。至少到年前都没时间来西西河大段大段的胡说八道了。想想这段日子过得蛮舒服,上班看看书,写写字。唉……这篇贴子刚起个头,我想还是结个尾好了。其实中间有些具体的论述,也未必有多少人感兴趣。

=============================================================

话说从前一个国家有两帮人马争夺政权,一方树了面蓝旗,旗下站个光头在喊,过来吧,我带你们去民主。另一方树了面红旗,旗下立高胖汉子也在喊,过来吧,我不仅带你们民主,还带你们共产。后来,红旗就得了天下。原因当然很多很多,但有一条,红旗一方的宣传明显更具诱惑力。

儒家的终极关怀落在“天理”上(也有人说“性”,这都不是关键性问题)

简单回顾下这个“天理”,“天理”是从周的“天”崇拜来的。但周的“天”崇拜是不能成为终极存在的。所谓“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天道福善祸淫”都说明“天”是个裁判,是判断善恶的,“天”是个最高存在,但不是终极存在。

“天”成为儒家终极存在的过程就是“人格”的层面渐渐淡化得过程。这个过程的开端,我们可以放在《易传》中。

孔子在其早期很少谈“天道”,他天道的思想可能是通过对周易的学习得来的,这里有两个说法可以互相印证,一个是说孔子五十而学易,一是说孔子五十而知天命。如果说,我们假设“易传”就是孔子所著,这个当然没法考证,假设而已。假设不成立也无所谓,重要的是,后世儒家已经把《易传》当成儒家思想的资源之一。如果真的是孔子写的,那就更完美了。

在《易传》中已经出现了“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至哉坤元,万物资生”的万物初始观念。而《系辞》中更出现了一元观,就是“太极”。太极就是极尽之处,也就是所谓最本源的。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就是理论上把“太极”做为宇宙的根源。(周敦颐的无极观,有些争论,先不管它)

在二程那里,“天”的人格面,基本上荡然无存。在《二程遗书》里这么段话:“问:‘天道如何?’曰:‘只是理,理是天道。且如说皇天震怒,终不是有人在上震怒,只是理如此。'”。而在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那里,儒家的终极存在得到更完整的表述。“盖合而言之,万物统体一太极也。分而言之,一物各具一太极也。”总体看来,终极存在就是一个太极,同时每一事物中又包含着与终极存在太极相同的太极做为自己的本性。朱熹在解读的时候,运用了一些佛家的思想。朱熹在解释《中庸》时首章就指出:“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

新儒家就是从这里为出发点,谈“内在超越”,怎么理解“内在超越”呢?我们来简单点吧。“内在超越”就是说可以当圣人。

终极存在是所谓存在,或者说万物的本体,而万物的本体又即在我心,所以我心就是终极存在。通过对心的体验,也就把握了终极存在,人自然就成了圣人。牟宗三的话比较好懂:“天道高高在上,有超越的意义。天道贯注于人身之时,又内在于人而为人的性,这时天道又是内在的。……天道既超越又内在,此时可谓兼具宗教和道德的意义。宗教重超越义,道德重内在义。”

好了,说到这里做个结论,儒家给人的许诺是什么呢?圣人。就是说通过对儒家思想的体悟,你可以成为圣人。

那么有人要问,然后呢?然后就幸福了。怎么个幸福法呢?这个……

如果说理论,说实话。不存在说那家理论更高明,基督教比儒家高明吗?伊斯兰教比道教高明吗?

关键在于许诺。

设想下,在一个广场,各色旗帜招展,旗下都站了些大嗓门拉人入会,有人喊“当圣人喽。”

有人喊“当圣人,上天堂喽。”

有人喊“当圣人,上天堂,有什么什么喽”。

也有人喊“民族喽”

有人喊“民族+民主喽”。

还有人喊“民族+民主,包上天堂喽”。

当然也有喊“民族+民主,活着的时候就附送天堂喽”

要是你,你会去那儿?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