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迪拜的债务违约会成为那只扇动翅膀的蝴蝶吗 -- SkyWalkerJ

共:💬83 🌺32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A股周评:中国银行点燃A股信心转变的导火索

外链出处

中国银行融资1000亿的数据是如何而来的呢?截至今年三季度,中国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1.63%,核心资本充足率为9.37%。按照测算,如果中国银行要达到13%的资本充足率,那么需要补充的资金总额恰巧约为1000亿元。

数据测算的结果和市场猜测的巧合,或许表明了银监会对银行资本充足率要求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其实,中国银行业提高资本充足率是有充分理由和内在逻辑的。在2008年大量银行贷款投向了基础设施建设后,人们便回想起上世纪90年代银行业积累起来的坏账风险最终导致四大国有银行濒临破产的窘境。

假设银监会在未来将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提高到13%,银行业还需要融资多少呢?根据东方证券的测算,考虑到一定缓冲,把资本充足率设定在14%,那么工中建交四大行需要融资规模将达3500亿,所有上市银行的融资规模接近5000亿。

目前银行业具体会不会推出融资方案,到底如何融资都存在不确定性,但市场面对这种不确定,把恐慌情绪推至极致。11月27日,在中国某大型财经网站的关键位置,出现了一个关于未来市场融资供给的统计专题。专题中提到,从数据统计来看,已有的首发和再融资需求(批而未发)就在大约2000亿元,如果考虑那些“排队”或者预案阶段的融资再融资需求,这个数字可能还要再增加1000多亿元。

简单来看,按照银行业融资需求的预期,加上IPO和再融资“批而未发”的数字,加上“正在排队”的数字,在最坏的打算下就会有8000亿元之多。但这种计算忽略了一个要素,那就是这些融资的具体时间和节奏。8000亿元融资分别在半年内、一年内和三年内平均完成,对市场的冲击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这种供给方面的利空预期当前仍然停留在心理层面。

除了供给方面的预期发生转变以外,市场的需求预期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在需求方面,存款活期化和热钱流入一直支撑着股市的流动性。尽管存款活期化趋势依然在保持,但其相对市场而言是滞后或者同步的,而不是原动力。

而且,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推出了外汇管理新政,对个人分拆结售汇行为实行了针对性管理,防范异常资金通过个人渠道流出入。此举显然是为了防止热钱的非法流入,而且还非常严格,以往那种传统(分拆多户头汇入)的热钱流入途径可能被堵住。虽然热钱流入的方式和渠道多种多样,但这给了市场一个信号,即中国外汇管理局正积极推行控制热钱流入的措施。如果热钱流入因此出现反复,那么央行继续保持净回笼资金,对整个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和之前相比就不能同日而语了。

回头看看目前市场的基本面和政策面,前者短期内存在一定的惯性趋势,后者需要等待12月中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两者在短期内都不太可能发生重大转变。因此本周市场暴跌的原因主要还是供求平衡可能被打破的预期。这种预期对市场的心理打击会是比较重的,至于未来会不会兑现则需要拭目以待。鉴于这种预期的不确定性,投资者面对市场需要保持十分的谨慎。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