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不是所有的伤痛都有价值——语无伦次的1949 -- ifever

共:💬422 🌺3989 🌵18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为鲨兄说句公道话

我认为,对一个人的印象如何,取决于他在自己脑子里的最深记忆。举个例子,一个人曾经拾金不昧,但是也打伤过人。如果你正好看到他打人,虽然你也知道他拾金不昧,但是总体来说,你对他的印象是负面的,因为打人在你脑子里的印象更深刻。同样,如果他捡了你丢的钱又还给你,虽然你知道他打人,但是你对他的印象还是正面的。

好,回到正题。鲨兄经历过饥荒,或者离饥荒不远。这个经历不管,童年以后都算。经历过饥荒,饿死人,后来一定经历过文革。相对来说,文革死的人比饥荒要少。而且,饥荒的时候,周围的饿死了人,这种恐惧马上会遍布全身,大难临头的感觉。而文革呢,挨斗的当然是倒霉,可是周围的群众并没有大难临头的感觉。所以,对于既经历过饥荒又经历过文革,然后又经历过改革开放的人来说,无疑饥荒的印象是最深的。所以,鲨兄对我党形成的看法中,饥荒占了很重要的比重。如果让鲨兄当586,他一定着重在不让饥荒重演。

而各位投蛋的呢,是从书本上了解中国历史的。除了改革开放,对49年、饥荒、文革都没有直接的体验。按历史书的叙述,中国近代最深刻的变化是49年的革命,其他文革改革开放可能排第二第三。饥荒离现在比较远了,估计是几位父辈童年少年时代的事情了,而且呢,共产党也吸取了经验教训,毕竟没有荒唐到经常弄饥荒的程度,所以,饥荒还不算主流,排第四。

家父在解放时,已经是少年,从60年代初一直工作到今年年初,完整地经历了新中国60年的所有时代。在他的印象中,49年是占了很大的比重,即使在80年代末期党几乎全面否定自我的赵紫阳时代,家父对党都是衷心支持的。所以对党,对毛永远是正面的看法。当然,有个关键因素是,饥荒时代他在城市,没有亲身体验。

有个奇怪的事情是,不是家父一人,很多对党感情很深的人,都不是党员。

所以,我很能理解鲨兄对毛的看法。各人的亲身经历不同,对同一个人就形成了不同的看法。鲨兄不是无理取闹的人,他是有感而发。观点可以讨论,不屑于讨论可以避之而过,我看投蛋就不必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