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转载,中国和30年前的日本到底哪里不同? -- 大众河蟹

共:💬2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转载,中国和30年前的日本到底哪里不同?

中国抢了我们的“蛋糕”

――中国与经济实力均势的转移

威廉?霍金斯威廉

作者是华盛顿美国工商会的资深研究员

  1917年3月,大英帝国从奥托曼帝国手中夺取了巴格达。这场战争是冲突规模更大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其结果是英国获胜。虽然威灵顿公爵曾在滑铁卢之役战败,其它还有几次险情,伦敦在两个世纪里没有输过一场大仗。然而就在这段时间里,英国丧失了统治四分之一世界人口的超级大国地位,而变成了欧洲的第三号国家,勉强跻身于世界十大国之列。

  英国败于对手并非在战争中,而是在和平环境里。沉湎于战胜伊拉克的喜悦中的美国人应该吸取这一教训。

  18世纪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而后这场革命席卷欧洲和全世界,到了20世纪,国际社会在动荡中兴起了几个新的大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和美国的工业产值已超过英国,俄国积极发展工业,而日本则是第一个接踵而上的亚洲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在于东方:德国担心俄国的巨大的资源和人口在现代科学与工业的推动下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世界大国之间日复一日的较量取决于竞争各方的物质财富。大国领导人有时也许没有意愿在世界舞台上一显身手,或者出手不当,但是没有资源者却难有选择余地;一旦碰上既有资源又有本事驾驭局势的对手,他们休想战而胜之。

  科学与工业在21世纪将继续发展,这就是"全球化"的真谛。随之将出现一批新的大国在国际社会中争夺自己的地位。它们会寻求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争取在世界财富中夺取更大的份额。

  中国位居这些新对手之首。今年3月在北京召开人代会时,行将退休的朱槠基总理宣称中国的目标是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公司或企业集团,它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营业务、知识产权和名牌产品。"北京正大力投资教育,每年从大学毕业的电机工程师多于美国,成千上万的中国学生在西方最好的大学攻读尖端科技,而北京正以各种形式的奖励吸引他们回国。对于许多投资中国的外国公司,北京则要求它们转让技术。

  中国实行的资本主义不属于政府不干预的那一类。以钢铁工业为例:全世界的钢铁产量已大大过剩,以致各国都大规模向美国倾销,影响了大多数美国钢铁厂的生计,但是中国还在大量投资兴建高效能的新钢铁企业,为的是以国产钢材取代进口品种,改变因中国发展而使钢材进口日益增加的局面。中国领导人不愿意进口自己能生产的任何具有战略价值的产品。中国有能力生产高质量、低成本的热轧产品,这就增强了使用钢铁产品的那部分中国工业在国内外的竞争力。中国的钢铁公司也将向已经饱和了的世界市场倾销其产品。

  上世纪九十年代,信奉"新兴大市场"理论的人预计中国会扩大进口以满足国内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但是中国的做法是靠国内生产,这样的例子还可见于重工业的其它领域。中国众多的建设项目增加了对挖掘机的需求;它是最大的挖掘机市场之一,2002年就进口了17000多台。为了满足需求,瑞典的伏尔沃公司去年宣布在上海浦东地区兴建独资工厂,投资在1500万美元左右。伏尔沃每年将生产几千台挖掘机,初步产品以最新型的20吨级B系列履带挖掘机为主。

  20年来,美国重型设备制造商卡特皮勒一直在向中国出口其设备,它又同时游说华盛顿与北京和好。如今它在本公司的网页上声称其长期目标是:

  "成为中国推土和开矿设备、柴油和天然气发动机、电力发电机的主要供应商。实现这一目标的战略之一是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中国的目标是使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大规模发展基础设施。这正为卡特皮勒这样的公司提供了巨大的投资和销售机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卡特皮勒与徐州建筑机械集团公司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卡特皮勒的网页说,它"决心成为中国世界级液压挖掘机和筑路机械的主要制造商。"卡特批勒在中国已经设有其它合资公司,生产各种型号的发动机和汽车底盘部件。

  通用汽车公司即将退休的董事长小约翰F史密斯在接受4月9日出版的男爵杂志的采访时说,西方的汽车技术公司将寻求中国合作夥伴以拓展在中国汽车市场的业务,这也是为了满足美国、欧洲和日本汽车制造商对廉价汽车部件的需求。通用、福特和其它大汽车制造商有雄心勃勃的计划,打算从中国购买几十亿美元的汽车部件。

  这些情况证实了波士顿学院教授罗伯特S罗斯的研究。他认为,"中国与日本不同,它拥有支持经济独立发展战略的资源...由于劳务成本上升,美国和日本公司只得移师海外,中国却可以顺应市场趋势向内地发展,以利用取之不尽的廉价而又相对可靠的劳动力。"世界500家大公司中,有40家美、法、德、日公司参加了4月初在陕西省会西安举行的第七届投资和贸易大会,签署了4亿多美元的合同。这种做法不仅加强了中国的实力,而且还削弱了中国在亚洲的经济对手和美国。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受经济停滞的影响,但是中国的工业产值却连续增长14个月。今年头两个月,中国的工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7.5%,增幅创1996年以来最高记录。

  与此相反,美联储于4月15日说,美国制造商的产值2、3月份继续下跌,未能扭转三年来的颓势。尽管需求上升,近三年的滑坡与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情况最糟糕的1979-1982年相似,美国日益依赖于进口工业品来满足国内需求。

  中国的官方数字表明中国外贸于第一季度强劲增长。机械和电子产品的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一半,而今年头两个月这两项出口增加了42.1%,比去年同期高出20个百分点。新产品和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增加了51.8%。

  中国对美贸易的顺差超过日本,而且一边倒的情况更为严重。美国对日本每出口1美元的产品就要买回2.5美元的日本产品,这已经够糟糕的了,但是美国对中国的出口与从中国进口之比是1美元对5美元。这种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美国公司与中国公司合作在中国建厂,取代了美国本土的工厂。

  英国丧失其国际地位是自食其果。英国领导人对经济发展采取"贸易自由"和政府不干预的态度,他们仿佛认为商业竞争的后果无关紧要。今天美国官员似乎也依样画葫芦。尽管美国的资金、技术和生产能力转让帮助了中国经济实力的崛起,美国官方似乎觉得无关紧要。

  13世纪蒙古人攻陷巴格达时,马可波罗曾记叙在王宫里发现了价值连城的宝库。在处死被俘的阿拉伯领袖前,成吉思汗的孙子呼拉古讥笑他没有在蒙古人崛起之前早早用一城财富来加强城防。美国的繁荣与安全有赖于它的工业基础;美国领导人是否有一天也会因为没有保卫好这个基础而受世人讥笑?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