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蔡京冤枉 -- 无斋主人

共:💬31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来, 给您看看余老爷子的语录

记者:余秋雨先生,最近国内不少报纸都用非常醒目的篇幅报道,一个曾参与《辞海》编纂、担任过《汉语大词典》编委的先生,叫金文明,写了一本书,指出你的散文中有126处差错,引起读者广泛注意。他的这本书,你看到了吗?

余秋雨:没有。记者:知道这件事吗?

余秋雨:刚知道。前天晚上在外面吃饭,一位女士塞给我妻子一份剪报,可惜剪得不全。篇幅很大,标题也很大,叫做《纠正余秋雨散文的126处差错》,这当然很能吸引各行各业读者的眼睛。这位金先生还从126处中精选出40处给深圳报纸发表,我只从那份剪报中看到一部分。据说上海发表的标题更吓人,叫做《我为什么要“咬”余秋雨》,“精选”的问题又不太一样。

记者:你对整个事情怎么看?

余秋雨:指出差错当然求之不得,但金文明实在把事情做得太夸张了。好像真有这么一回事一样,一整版一整版地发表,出书、谈话、照片、摘要、问答,给全国读者开了一个大玩笑。

他说“致仕”是指退休,我的回答是这是早已不用的古语,在现代写作中,虽是一些同样的字,却完全可以不去考虑它们的古义,这是胡适之先生说过的“活文字”和“死文字”的差别。

记者:怎么说?

余秋雨:我不想一一作答,因为这在时间上对我和广大读者都不公平。只举几个他在深圳报纸上认为最严重的例子吧。你看,他说他以前很喜欢看我的书,后来我的形象在他心中“一下子垮掉”,只因为两个字,就是我在某篇文章中说古代学子通过科举致仕。他说,“致仕”是指退休,据说他为这“常识”还去查了《词典》。其实不必查,我可以当面告诉他形成这个含义的曲折原因:从两千多年前的儒学典籍起确实有把退休说成“致仕”的,因为在“致”字的很多含义中,有一个接近于“归还”;一个人归还官职、禄位给君王,那就是退休。但这是早已不用的古语,而“致”字的常见含义是达到、给予。我并不是在文章中讲解某个古代术语,而是在用现代话语写现代散文,因此必须服从现代规则,岂能将退休说成是把什么“归还给君王”。古词变义,比比皆是。在现代写作中,虽是一些同样的字,却完全可以不去考虑它们的古义。例如我们今天写“行走于大野荒原之间”,不必考究在古代经典中“大野”是指山东巨野县北的湖泽;又如我们今天写“开场不久,乐曲已乱”,不必挑剔在古代,“乱”是指尾声。这个问题,胡适之先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就有不少主张和实践,清楚地划分了“死文字”和“活文字”的区别,建议金先生去认真读一读。

真格儿地死要面子活受罪, 他写的那段儿“古代学子通过科举致仕”, 搁哪也是一硬伤啊, 就不能道个歉么, 拽什么“活文字”。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