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语言学小知识(2)认知语义与认知心理 -- 江城孤舟

共:💬12 🌺3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嗯,江城提到克里普克,似乎还应该进一步阐述下他的观点

克里普克的观点,在我看来应该是罗素思想的反动。

如果说罗素的指称论研究注重从内部理解,那么克里普克的观点似乎更注重外部的历史因果关系。从这个角度上说,克里普克是对罗素理论的颠覆。

克里普克把指示词分为两类,一种是严格的,一种是不严格的。在他的分析中,专名的指称不是由词语的涵义决定,而是存在一个陈陈相因的历史链条。比如说中国的首都,在大陆是指北京,在台湾可能就是指南京。所指不仅是我们所想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依赖社会中的其它成员,依赖于该名称是如何传递到一个人耳中的历史。

克里普克的观点虽然有缺陷,首先是他这套理论难以解释一些指称在传递过程中的中断。更重要的是克里普克认为指称属于先验无意义的,那么从词源学的角度就很难说通。

而约翰·塞尔在他的研究中,试图将指称论内外两种理论糅合在一起,探讨指称词是如何成功指称客体。提出决定指称是说话人心中想说的东西。这里想说的东西不光是内容,也包括指称词的背景在内的说话人的意向。甚至要注意说话人可能面对的听众。

塞尔的研究大概是目前指称论理论比较完备的了。当然放到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中,估计还存在不足。但似乎没什么理论是完善的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