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38) -- 江南水

共:💬65 🌺57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42)

感谢青色兄及裴骅兄的高见,获益匪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楚国的领导人能够避免中原诸侯的下场,也许是托了他们老祖宗积极进取的福。

历代楚王都有对外扩张的强烈欲望,这个强烈欲望也给楚国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在整个春秋战国时代,楚国是面积最大的国家(没有之一)。

虽然楚国的卿大夫跟中原诸侯国的卿大夫没什么不同,但是辽阔的国土稀释了他们威胁领导人的能量。

楚国数量众多的卿大夫,彼此之间又相互牵制,保证了楚国的领导人能够始终高高在上。

虽然楚国的卿大夫们没有给他们的领导人带来致命的麻烦,但是他们的存在对楚国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儿,从他们明目张胆的射杀吴起来看,楚国的领导人怕是也得让他们三分。

在这些势力庞大的卿大夫的掣肘下,楚国要是有高效率的国家运转体制,那才叫奇迹呢。

楚悼王请吴起来的目的是不是就是针对这些卿大夫呢?

不好臆测,不过从卿大夫们亟不可待的从肉体上消灭吴起来看,这个可能性还是有的。

楚悼王去世后,吴起也紧跟着他的脚步去了另一个世界,楚国的行政管理几乎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楚国这种领导人和卿大夫“共和”的行政管理模式,在争斗相对温和的春秋时期还能凑合,到了竞争惨烈的战国年代,就有点凶多吉少了。

事实也证明,在整个战国时代,楚国依旧牛气冲天(秦始皇是动用了全国的兵力才彻底搞定楚国的,当时的楚国跟鼎盛时期相比,顶多残留了一半的功力),但他始终没有交出跟他实力相符的成绩单,这其中应该少不了他那低效率的行政运转做出的杰出贡献。

除了楚国,还有一个大国没有出现卿大夫坐大的现象,那就是另一个蛮族,秦国。

在我看来,秦国之所以没有出现这种状况,跟他的人殉制度有一定关系,一代又一代的卿大夫陪着领导人去另一个世界建设新时代,看上去跟当时的主流文明格格不入,但是他保证了秦国不会出现像晋国的六卿、齐国的田氏那样的超级家族。

一个并不太正确的国策,却给秦国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正确结果。

看来老天爷也是姓嬴的。

秦献公即位后,废除了历史悠久的人殉制度,为秦国的强大扫清了人才建设上的障碍,同时也给卿大夫送上了坐大的钥匙。

然而,秦国却没有出现卿大夫坐大的局面。

这应该感谢商鞅。

熟知三晋发家史的商鞅,深知卿大夫坐大的严重后果。

公元前350年,商鞅拿着刀来到了秦国的行政管理体制面前,把秦国卿大夫在封地的行政管理权从秦国身上切除,在秦国推行“县政”。

这一年,秦国大小的村落乡镇聚集成县,全国划分为三十一个县(一说四十一个),任命县令、县丞(副职)。

县里的行政事务由县令、县丞来打理,县令、县丞的饭碗掌握在秦国中央政府手中,他们向中央政府直接负责,并不受所在地区的卿大夫节制。

从此,秦国从中央到地方,所有的行政权力全部掌控在中央政府手中(不一定是秦国的领导人,在穰侯魏冉和文信侯吕不韦时代,秦国的领导人还是很弱势的),即使县令、县丞分汤给普通群众喝,那也是中央政府的英明决策,跟他们个人没有什么关系。

秦国的中央政府拿到了全部行政权力后,秦国的行政效率由此也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

高效率是把双刃剑,治病救人的时候,效率高一点,当然是善莫大焉,小偷撬锁的时候,效率还是那么高,这个……

秦国高效率的行政运转体制对秦国来说是治病救人还是小偷撬锁,实在是说不清。

至少在商鞅看来,在当时提高秦国的行政效率是治病救人。

这一次商鞅还算是人道,只是剥夺这些卿大夫在领地内的管理权,并没有妨碍他们从领地内获取物质利益。

秦国这次实行的“县政”,也是后来郡县制的雏形,这种中央——郡县的管理模式一直持续到今天,在可预见的将来,还会持续下去。

一个法令能够持续两千多年还继续有效,不能不说是个壮举。

商鞅在秦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同时,也没有忘记马克思的教导(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虽然商鞅并没有学过马克思的理论,但是他还是很自觉的按照老马的教导去做,继续在秦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商鞅生活在农业社会,所思所想离不开“种地”这两个字。

中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农业社会,国家的财政收入大多依靠农业,种地的就要交皇粮国税,这是天经地义的,两千多年来,种地的农民从来没有对此提出异议,不种地的也认为是理所当然。

但是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农民种地是不用交税的。

我说的不是发生在本世纪的事儿,而是发生在公元前的事儿。

在分封时代的某一个时期,种地的并不用交税。

种地的不交税,那些王公贵族们喝西北风吗,他们成仙了?

他们并没有成仙,吃的喝的比一般人还高档不少,看看那些先秦的出土文物就知道他们在生活上的天壤之别了。

孔夫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背后隐藏着一个重大的秘密。

秘密就是井田制。

这个“#”把耕地分成了九份儿,中间那一份儿是公家的,其它八份儿分别归八家耕种。

那八家在耕种自己家土地的同时,还要共同耕种公家的那一份儿,纯义务的哦。

“#”中间的这份儿收入要毫无保留的上交给公家。

公家也太狠了吧,占有了天下九分之一的粮食收入。

通常,中间的土地相对于周围的土地都是优质耕地,产量也会高出周围的土地不少,公家收入的粮食甚至还多于九分之一。

万恶的统治阶级啊!

这只是一个数字模型,在这个模型里,没有考虑人的因素,或者是把人当成了没有感性思维的机器人,把人的感性因素考虑进去可能就不是这个结果了。

从人之常情来说,人们在对待自己利益的时候通常会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对纯义务的工作嘛,能马虎一些就尽量马虎一些喽,更何况这份儿纯义务工作还要八家联合作业。

08年奥运会的志愿者们是奥运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展示了中国青年人无私的奉献精神。

别忘了,那只不过是一两个月的时间,即便从志愿者选拔开始也不过是一两年的时间。

但是,那些无偿为公家种地的,一种就是一辈子,甚至是几辈子,要让他们一辈子甚至几辈子始终展示奥运志愿者的奉献精神,这个……?

还是问问上帝吧。

我不是为万恶的统治阶级辩护,即使农民在耕种公家那份儿的时候马虎一些,统治阶级收入的粮食依旧是大头儿。

农民除了纯义务的为公家耕种外,自家收入的粮食还要交税,税率大概在十分之一左右,到了十分之二的话,农民们就开始唱《硕鼠》了。

那为什么还说农民不用交税呢?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