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否定满清动摇国本,否定毛主席动摇党本 -- 味之素

共:💬294 🌺252 🌵2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支持
家园 谢谢

网上可以查到辛亥年杭州和西安有比较典型的起义军攻入满城之后大规模杀害旗兵家属的事件。

河里魔法の裂痕有篇介绍西安内城的文章:链接出处

辛亥年各地的大致战况 http://bbs.tiexue.net/post_2292537_1.html

杭州满城的演变: http://www.manchus.cn/plus/view.php?aid=2752

辛亥年的西安满城: http://batulu-yongshi.blog.sohu.com/116954305.html

清朝的满城是在一些较大城市里修建的小城郭,里面居住八旗官兵和其家属,按设计是个兵民合一的结构,是清朝在各地进行民族统治的基础。居住其中的满人,不需要参加劳动,在政治上有特权,更是各地旗营的基本成分,代表了清朝的民族统治,所以遭到汉回等民族的一致嫉恨。更要命的是,在辛亥革命中,八旗兵虽然战斗力和装备不怎么样,但是由于自身的利益,尤其是担忧汉人得到政权之后会清算满人,一般都是敌视革命党和起义军的,于是各地的满城往往成了抵抗起义军的最后堡垒。有些地方的革命军在攻进满城之后,受民族思想驱动,轻的侮辱迫害旗人的家属,少数严重的就是不分男女老少,随意杀掉了。

不过必须说明,屠杀旗兵家属这样的极端行动在整个辛亥革命里应是少数现象(但是零星的杀害旗人泄愤的事情应该是在大多数的起事地点都有发生的)。辛亥革命的一个特色是有口号没计划,有组织没纪律,各地自发行动,凭自己对“革命”的解释来界定具体目标。所以“革命”的程度是各地大不相同的。这个特点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少数地方屠杀旗人的事件发生。另一方面,多数地方的起义军对满人并没有采取赶尽杀绝的政策。

总体上,辛亥后旗人只是失去经济和政治上的特权,被主流社会歧视。(实际上,反清这个话题一直到80年代,在文艺作品里都是很流行的。)这造成了满族的集体恐慌,不知道想象里的种族仇杀哪天会成为现实。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来源断绝,不得不自谋生计,于是很多满人改姓更名,分散融入汉族社会。

楼下leafwind提到的问题也很重要,革命党在初期的混乱之后,很快意识到一个新的中国不可能离开满蒙人民的支持。尤其是考虑到北方的皇族还有若干军事影响力,与其为敌不如劝其合作,于是提出了“五族共和”的口号。黄兴还在去北京谈判期间特意和皇族会面,安抚其忧惧心理。“五族共和”口号的公开提出,无疑对迅速缓和辛亥后的民族敌视现象起到了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为了防止别有用心的人在一个方向上走无限远,我想还是抄一个成都和平解决满城问题的例子:

http://www.eywedu.com/Wenshizazhi/wszz2006/wszz20060307.html

随着辛亥革命的发生、清王朝的土崩瓦解,成都城区首先发生的变化是满城(少城)的消亡。康熙年间,为驻防八旗官兵,由四川巡抚在成都西垣新筑特别城区—— 满城。满城周遭4.5里,东起东城根街,南抵小南街、君平街,西至同仁里,北达西大街。满城作为民族岐视政策的一环,地位特殊,由成都将军专管;总督不能过问,汉人亦不得入内;官兵世袭其职,衣食仰给于官,不治生计。辛亥革命发生后,成都宣布反清独立。满城旗兵万分惊恐,担心灭族之祸近在眉睫。四川军政府为和平解决满城旗民问题,由副都督罗纶、通省师范学堂监督徐炯、四川高等学堂监督周风翔与旗绅赵荣安、将军玉昆反复商谈,多方开导,终于达成和平解决满城和旗民问题协议。1911年12月23日,将军玉昆下令驻防满城的全体满蒙官兵向军政府缴械,并由军政府帮助他们自谋生计。1913年,四川地方当局下令拆出满城城垣,与大城合为一体。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