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看不见富士山的“富士见” -- 萨苏

共:💬25 🌺10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看不见富士山的“富士见”

[平面媒体用稿]

笔者所在的小城伊丹,最著名的出产是名为“白雪”的日本清酒。此酒之所以在日本销量极好,据说其厂商拟定广告词让日本人十分青睐是一大原因。这句广告词是:“山的富士,酒的白雪”。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最好的日本酒白雪,因为那句广告,几百年前就开始卖火,

在日本,“富士山”带有一种神奇的象征意义,在日本人的心目中,甚至达到了崇拜的地步。富士山是“神山”,只要什么和“富士”沾了边,就像美国小说沾了林肯或者狗一样,想不畅销都不容易,白雪清酒也不例外。

究之于日本的民间人士,才知道,富士山之所以在日本人心中又如此神圣的地位,并不仅仅因为它是日本最高的山,山神崇拜也不是主要原因。它的魅力第一在于山形十分完美,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优美动人;第二在于一年四季戴着白色的雪冠。

如果到过日本,多半会注意到日本女性通常都化淡妆,而郭沫若先生形容日本画为“如同牛乳洗过一般”。终年积雪的富士山,其洁净无垢恰好与日本人的传统审美观颇为相似。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还有一条原因 – 由于气候原因,富士山终年仿佛戴着迷蒙的面纱,即使近在咫尺,也常常无法识其金面,能够一睹其真容的机会颇为珍贵。笔者2000年到富士五湖,流连多日,富士山却只在云里雾里,直到临走的一天,车辆已经上路,忽然云开雾散,富士山原来就在眼前!由于富士山的这种神秘感,很多日本人以曾一睹富士山作为终身的荣耀。

日本有姓富士的,但用“富士见”作地名则是更时髦的事情。

如果拿富士山作中心,以一百公里为半径画个圆,会发现周围叫做“富士见”的地方随处可见。据不完全统计,在富士山所在的静冈县周围,叫“富士见”的地名有一百四十多个。这里面,不乏某地在某个特殊时间突然狂风大作,大风之后竟然可以看见富士山,因此地方以为祥瑞更改地名的。但是,它们中的大部分,古代的确是可以见到富士山的。

而今天,在大多数的“富士见”,一望富士山已经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根据日本旅游观光局的统计,目前经常能够看到富士山的“富士见”只有二十几处,每年至少可以看到一次富士山的则有四十多处。其他的,就仅存其名了。

如果在这些名不副实的“富士见”询问当地人是否可以看到富士山,日本人的含蓄让他们难以直接说不,他们多半会客气地说,只要您慢慢等,总有机会,我这一辈子,看过三四次呢。。。

尽管如此,他们也不会把地方改名,因为富士见是一个太响亮的名字了。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空气污染。

虽然日本的森林覆盖率接近百分之七十,但大部分都是次生林。日本人承认,日本的环境是在破坏之后重新恢复的,当年工业化的恶果却不是轻易可以复原的。而富士山离东京并不是很远,一些仍然残存的工业地带,加上汽车尾气的排放,使空气的透明度与百年前产生了重大的区别。富士山的可见率自然也就比当年差多了。

进入现代化的日本,至今仍然在为当年实现工业化时代的行为还债,这并不仅仅是富士山。

例如,尽管水俣病时间已经过去数十年,但人们依然把发生事故流域的很多地方设为危险区。因为引发中毒的汞,完全被大自然吸收无害化,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近来日本官方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但治理空气清洁度和对汽车尾气的控制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想在短期见效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同时,日本的有关研究发现,环境问题影响富士山,还不仅仅是从空中。日本“美丽富士山保护协会”的桑原弘之先生讲道。近来,由于温室效应的日益严重,富士山的雪冠不断融化,雪线步步后退。已经可以从照片上感到富士山的变化。长此以往发展下去,美丽的富士山可能会变成“秃头”。有这样问题的并不仅仅是富士山,非洲第一高峰,和富士山同样具有传奇色彩的乞力马扎罗山,雪冠也消融大半,成为当地一个十分头痛的问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快要秃顶了的富士山

面对这一问题,尽管日本政府已经表示支持减少热量排放的京都议定书,但对温室效应的控制要全球共同的努力,桑原先生不知道富士山还能不能够支撑那样久。

这不是我们作为中国人要关心的问题,我们要关心的,大约就是如果到日本旅游,可不要被什么“富士见”之类的名字所迷惑,那里,也许其实根本就看不到这座羞怯的神山呢。

[完]

通宝推:lucase,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