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就浙大涂某轻生谈些实际问题 -- 常乐

共:💬25 🌺3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就浙大涂某轻生谈些实际问题

就浙大海归讲师涂某轻生,可以谈一些实际问题。从小到大,从涂某个人谈起。

首先,我觉得涂某到浙大后的情况不会糟到活不下去的地步,而他轻生的主要原因是严重的抑郁症。抑郁症是别人不容易发现的病,特别对于不喜欢与别人多交流的人来说。过去上海大众汽车的总经理陆某,一天早上进办公室后,从窗口跳楼而死,没有留言,没有个人大麻烦,连他老婆事前都没发现他有异常情绪。这是最危险的症状,生活顺利,却万念俱灰,言行如常,不知道自己得了抑郁症,需要治疗。涂某是生活不太顺利,但不能算太糟,还是抑郁症惹的祸。

其次,海归人才(标准是在教育部承认的国外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或同等资质)与国内大学洽谈待遇,可能需要花不少精力。

国内大学的教师待遇和对海归人才的优待,有国家或教育部的统一规定,还有各校、各院系的其他规矩。这些当然了解得越多越好,可能需要熟悉情况的朋友。

洽谈待遇,有朋友代办最好。没有的话,恐怕需要自己去院系面谈。

找的大学越多,越有利于比较和选择,当然需要的精力越多。

职称问题,有没有在国内外大学或研究机构获得过职称,是很不同的。没有获得过的人,国家规定就是:博士任讲师。两年后可以申报副教授,博士后任讲师,三个月后可以申报副教授。对于海归博士、博士后,没听说过有优待规定。想要直接获得副教授或教授,就需要大学或院系有力者帮你办大学校长办公会议还是校学术委员会或其他权力机构特批,或者从大学拿到名额并主导院系学术委员会投票通过。

报酬问题,大学给每个教师的人头费不算高,院系创收分配(奖金)也不多。

住房问题,有的大学或院系给博士、博士后任新教师的每月发几百块钱租房补贴,发几年。

研究启动经费,在有的省市,设有基金,海归人才可以申请一两万或多些。有的省市允许在本地的部属大学教师申请。

第三,海归人才乃至国内大学教师的薪酬,当然需要提高,可是钱从哪儿来呢?中国的教育经费,前些年的GDP占比是世界倒数前几名,现在也增加不多。个人觉得,大学教师的薪酬问题,远不如贫困农村地区缺少义务教育经费紧急。此外,中国的公立大学,大多是让所有教师都进入终身教授轨道,从助教开始就是终身雇佣制。大学教师的收入,每个人都不同,主要看薪酬之外的外快。这是国家层面的账。

大学层面,经费不足,甚至国家拨款只够三分之一,还要从别处找钱。找到钱了,也愿意花在造房子之类看得见的政绩上,不愿意给教师加薪。不但不愿意发钱,还要收钱。院系创收,有些是大学要提成的。教师从校外申请到的研究经费,大学要收5%的管理费。大学越来越衙门化,校机关平均薪酬超过教师的行政人员越来越多,大学衙门的奖金,只发给这些官吏。此外,大学机关行政人员的公费吃喝、旅游、用车,也和党政机关一样花费很大。

院系层面,也有衙门化的倾向,行政人员增加。创收所得,用于公费吃喝等的也在增加。

国内大学现实情况如此,海归人才或教师个人面对制度和机构,需要适应。希望能越来越好,但这只是希望。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