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29) -- 江南水

共:💬92 🌺56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29)

公元前646年,秦国流年不利,闹了饥荒,粮食歉收。

农业社会闹饥荒远比今天的金融危机要恐怖。

今天的国家有了金融危机可以向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借钱来度过危机(1997年的亚洲虎),也可以让其他国家来买自己发行的国债(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吧)。

古今一个道理,不过秦国面对危局既没有借钱(铜钱不能当饭吃),也没有大量发行国债(那年头还没有金融业这个行当,再说秦国也没有国际铸币权),而是借粮食。

秦国借粮的对象就是邻国晋国。

晋国上下一接到秦国的SOS信号,立刻动了心思。

当时的中原基本上还是齐国的天下(齐桓公还活着呢),晋国想分一杯羹,这个基本上很难。

不过,向西挺进,趁秦国出现财政危机,一举搞定秦国,为将来争霸中原积蓄一点资本,还是不错的。

被秦国扶上马的晋惠公也认为这是一个天赐良机。

啥也别说了,干吧。

这事儿晋国做得有点不地道,我不是说晋国领导人忘记了是谁把他扶上马。

秦穆公帮着晋惠公走上领导岗位有他自己的政治企图,并且还贪恋晋国的土地(晋国的河西地区),晋惠公算不上是忘恩负义,再说,国际政治哪有什么个人恩怨啊。

我说的是另一件事儿,公元前647年,晋国也曾闹饥荒,向秦国请求援助。

虽然晋惠公正式主持晋国的工作后,把许诺割让的河西地区给赖掉了,秦国还是不计前嫌,通过陆运、河运把粮食源源不断的送到晋国,帮助晋国渡过了难关。

如今秦国遭灾了,晋国不帮忙就已经很不对了,还落井下石,这就突破国际交往的底线了(春秋时期国家交往还是有一定底线的)。

一看晋国是喂不熟的白眼狼,新仇旧恨一下就涌上了秦国人的心头,揍他狗X的,这是秦国上下最想干的事儿。

冲动是魔鬼,但是有时候愤怒也是力量。

公元前645年,群情激奋的秦国人在秦穆公的率领下,不但粉碎了晋国的企图,还越过黄河深入到晋国境内的韩原(今山西河津东)。

现在晋惠公也不考虑趁火打劫这档子事儿了,保家卫国才是当前的最大问题。

在两位国家领导人的率领下,秦国和晋国在韩原展开了大规模交锋,这也是秦国第一次跟中原大国发生正面冲突。

有意思的是,在这次战役中,两位领导都有身陷危境的光荣经历。

先看一下晋惠公,晋惠公的战马不是本国出产的,对晋国的水土有点不服,上了战场有点迷糊,稀里糊涂中就把晋惠公带到了沟里,不是沟里,而是把战车带进了泥潭,秦国的追兵就在咫尺,情况万分危急。

危急时刻,晋惠公紧急呼叫手下庆郑前来救援,庆郑恶狠狠的拒绝道:不听我的,还不听老天爷的,是你自己找倒霉,还逃个什么劲儿啊!(愎谏违卜,固败是求,又何逃焉?

说完后,扬长而去。

庆郑的这番话是有来历的。

庆郑曾经劝晋惠公,做人要厚道,不能干这种乘人之危的勾当,但是被晋惠公无情的拒绝了。

韩原之战前,晋惠公按照当时的惯例进行占卜,老天爷再三告诉他要想大吉大利,就得让庆郑来负责他的战车的右边(卜右,庆郑吉)。晋惠公怀疑庆郑的作战意志,竟然没有听老天爷的,而是让其他人来负责自己的右边。

出战之前,不受晋惠公待见的庆郑又来聒噪,劝晋惠公要用本国出产的战马,不要用来自郑国的这种中看不中用的战马,晋惠公又没有例外的拒绝了。

一再受到打击的庆郑,看到晋惠公当下的处境,幸灾乐祸一下,也是可以原谅。

不过,庆郑接下来的举动就有点说不清了。

庆郑在战场上四处踅摸,看到了正在围困秦穆公的韩简(韩国的先祖),于是招呼韩简赶快去营救身陷麻烦的领导,致使韩简错过了俘虏秦穆公的绝好机会。

庆郑的一通折腾,不但让晋惠公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战俘,也让晋国错失了一个对等报复秦国的黄金机会。

厚道一点的看法是,庆郑还是心系领导的,虽然自己不怎么待见领导,但是也不愿意看着领导成为俘虏,于是去找别人来拯救领导。这样既让领导长了记性,还不耽误正事儿。在乱七八糟的战场上,庆郑恰好看到韩简最适合去营救领导,只好麻烦他一下了。

不过,《左传》却认为他是主观故意(郑以救公误之,遂失秦伯),有意让晋国难堪。

虽然儒家的说法有点诛心之论,不过考虑到庆郑挑选的这个去营救晋惠公的人,我也不得不承认,《左传》的这个推论是有他一定道理的。

韩原就是韩简的封地,全天下,没人比他更痛恨秦穆公了吧,如果不是庆郑瞎掺和,估计这一次秦穆公真的在劫难逃了。

秦穆公能够有幸身处险境,没有晋惠公那么复杂的原因,似乎只能归咎于他的气愤。

在战场上,秦穆公一看晋惠公就气不打一处来,率领麾下不顾一切的追击晋惠公,非但没有追上晋惠公,反而让自己陷入了晋国人的包围。

冲动是魔鬼啊。

虽然庆郑糊弄走了韩简,秦穆公的危机并没有马上解除,顶多也就是有所缓解。

如果没有什么意外,这次战役将创造一个奇迹,战后交换战俘的时候,双方俘虏的领头人都是一国之君。

最终没有出现这个奇迹,还要归功于秦穆公的厚道。

当年秦穆公走失了一匹好马,虽然秦穆公贵为一国之君,但是面对这个损失还是有点心疼。

那年头一匹好马,比今天的一辆宾利要值钱得多,更何况主人和马之间还能沟通感情呢。

不为了钱,为了感情,秦穆公也要找回这匹马。

最后在岐山脚下,秦穆公找到了这匹马。

不过这匹马已经化整为零了,三百多野人正在拿这匹马打牙祭呢。

岐山不是神农架,当时的野人也不是今天神农架一带神神秘秘的野人。

这里的“野人”是跟“国人”相对应的。

关于“国人”和“野人”的区别,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我只能简单的说,“国人”的社会地位、政治待遇都比“野人”高了不少。

勉强找一个对比的话,我只能说参考一下元朝时期各种人的等级。

据说,在元朝最高等级的蒙古人杀掉最低等级的南人,唯一的惩罚是赔偿一头驴(当年明月语)。

这也是能够找到历史渊源的,在秦国的官吏看来,这三百多野人也比不上国君的一匹马,决定运用法律手段来处罚这些馋嘴的野人。

关键时刻,秦穆公站了出来:何必为了一个牲畜去难为活人呢。(君子不以畜产害人

如果秦穆公只是不去难为这些野人,那他不过只是一个正常的人。

正常人都知道不知者不罪,你那匹马的脸上又没有写着字(写着字野人也看不懂,教育不普及啊),野人当成无主物来打牙祭,也没什么啊。

显示秦穆公厚道的是接下来的事儿。

元宝推荐:萨苏,擎箭天使, 通宝推:冰弹,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