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世界著名女主十名 zt -- 发泡剂

共:💬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世界著名女主十名 zt

我这里所说的“女主”指帝王及国家实际控制者,不包括造反自立者和神话传说之荒诞者。

西方世界里的“女主”多出现在中世纪之前或之后。中世纪之前的西方社会以奴隶制为经济基础,土地的子女继承权平等,加之风气较为宽松,还没有形成今天意义上的“男尊女卑”。所以在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女主”大量涌现帝王、临朝称制者、共治者、摄政,以及少量无正式称号的国家实际控制者等都有。

但在日尔曼人席卷西欧之后古希腊、古罗马的遗产在西方不复存在,相反日尔曼人的习俗开始在西欧人的生活中占领导地位。日尔曼人生活在农村公社里从事农业生产,所以土地绝对不允许随着公社中女子的出嫁而转移到其他公社中(那样的话行政区划就全乱套了)。于是在日尔曼人的习惯法里规定女子对土地没有继承权,并在法兰克王国创立者克洛维下令编定的著名的《萨利克法典》中明文规定。

不要小看这一点,它会成为日后西欧多次大规模战争的借口。例如英法百年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等。

西欧在8世纪末至11世纪进入了恐怖的北欧海盗时代。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海盗对欧洲各国进行海上贸易与抢劫商船的活动。他们先后在西欧各国定居,于是他们的习俗也开始了对日尔曼人的习俗的改造――因为他们作的是没本钱的买卖,所以子女继承权平等。随着法国诺曼底公爵征服者威廉入主英国,英国开始承认子女的继承权平等,于是在英格兰出现了许多女王。出于同样原因,俄罗斯也对女皇持承认的态度。

相反在受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海盗的影响较小的地区,即没有被海盗们征服的地区的人们依旧承认《萨利克法典》。所以法国、德意志,中欧、东欧,真正称王的女性,几乎没有。多数是像策划了1572年 8 月24日圣巴托罗缪惨案的法国太后美迪其的凯瑟琳,那样从事幕后工作而不是亲自走上前台。

在这些受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海盗的影响较小的地区如果有一位女王继位,那么结果会是什么呢?结果很简单――战争。不管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但是玛丽亚?特蕾西亚的继位给了他人开战的借口――虽然他们早已经保证不以此为借口开战。

凡是处于中华文化圈中的国家大多数“女主”属于从事幕后工作,垂帘听政之人很多。当然中国既然有武则天,那么其他华文化圈中的国家也会有成王、称皇者。日本历史上有多为女天皇,但这些人都是过渡人物。一旦有男性皇族近亲出现,马上让位。还有朝鲜历史上的女王多出现在汉化之前,可以视为母系社会的残余。

克里奥帕特拉七世(前69~前30)Cleopatra Ⅶ

古埃及托勒密王朝末代女王(前51~前30)。托勒密十二世之女。公元前51 年托勒密十二世卒后,与其弟(亦其夫)托勒密十三世共同执政。公元前48年,二人争权,克里奥帕特拉七世被逐,逃往叙利亚,次年在罗马统帅G.J.凯撒支持下重新执政,成为埃及唯一的女王。公元前37年,凯撒部将M.安东尼与克里奥帕特拉七世结婚,并宣布把罗马在东方的部分领土分赐予克里奥帕特拉七世之子。此举引起罗马贵族的不满,罗马元老院对克里奥帕特拉七世宣战。公元前31年,克里奥帕特拉七世同安东尼率舰队与G.屋大维会战于亚克兴,战败后逃回埃及。公元前30年,二人自杀身亡,埃及被并入罗马版图。

吕后(?~前180)

中国汉代高祖刘邦之妻。名雉。秦时单父县(今山东单县)人。其父吕公因避仇家,移居沛县,结识刘邦,遂以吕雉许配。楚汉战争开始不久,吕雉和刘邦父母被项羽俘虏,置军中以为人质。汉王四年(前203),项羽被迫与刘邦讲和,吕雉和刘邦父母获释。次年,刘邦称帝,立吕雉为后。

吕雉为人有谋略而性残忍,在刘邦剪除异姓诸侯王的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高祖十年(前197),陈冂谋反,刘邦率兵亲往平定,吕雉留守长安,听说韩信阴谋诈赦诸官徒奴发兵策应陈冂,遂与萧何商议,骗韩信入宫后处死,并夷三族。刘邦击陈冂,至邯郸,向彭越征兵。彭越称病不往,被刘邦废为庶人,徙居蜀地。吕后认为不可遗患,又指使人诬告彭越谋反,夷灭其宗族。吕后生汉惠帝刘盈及鲁元公主。刘邦嫌刘盈柔弱,生前曾打算另立宠姬戚夫人之子赵王如意为太子。由于大臣反对,吕后又多方设法为刘盈辅翼,废立太子之事未成。刘邦死后,吕雉以惠帝年少,恐功臣不服,密谋尽诛诸将;后畏惧诸将拥有兵力,不敢下手。她毒死赵王如意,砍断戚夫人手足,挖眼熏耳,用药使之变哑,置于厕中,名曰“人彘”。对其他刘氏诸王,亦加残害。惠帝不满吕后所为,忧郁病死后,吕雉临朝称制,封侄吕台、吕产、吕禄等为王,擅权用事,排斥王陵等老臣,拔擢亲信。但其称制的8年间,继续执行汉高祖以来与民休息的政策,奖励农耕,废除夷三族罪和妖言令等苛法。因此人民生活比较安定,残破的社会经济也得以恢复。由于刘邦曾与诸大臣共立“非刘氏不王”的誓约,吕雉封诸吕为王,遭到刘氏宗室和大臣的强烈反对。她病危时告诫诸吕部署应变,命吕禄领北军,吕产居南军,严密控制京城和皇宫的警卫。诸吕在吕后死后阴谋作乱,被太尉周勃、丞相陈平和朱虚侯刘章等迅速剪灭。

武则天(624~705)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唐高宗皇后,后为周则天皇帝。名?住2⒅菸乃?(今山西文水东)人。武则天14岁时,唐太宗李世民召入宫为才人。太宗死后,则天入感业寺为尼。唐高宗即位,复召入宫,拜昭仪,进号宸妃,与王皇后、萧淑妃争宠,互相谗毁。永徽六年(655)高宗立武氏为皇后。王皇后被废不久,即与萧淑妃同被则天害死。则天素多智计,兼涉文史,自显庆末年起,乘高宗体弱多病之机,遂专国柄,威势日重。上元元年(674),高宗称天皇,武后称天后,宫中称为二圣。弘道元年(683)高宗去世,中宗李显即位,则天临朝称制。嗣圣元年(684)二月,则天废中宗为庐陵王,立睿宗李旦,继续临朝称制。则天于天授元年(690)称帝,国号周,并自以?鬃治?名。废睿宗为皇嗣,改东都洛阳为神都。

武则天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大肆翦除异己,打击政敌,并滥杀一些被她怀疑的大臣。唐初的元老重臣如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裴炎及程务挺等人,少数被贬逐,多数遭诛杀;李氏皇室及宗室诸王相继杀戮殆尽。武则天以女主的身分号令天下,执政前又无自己的心腹,执政后多疑臣民不忠于己,遂任用索元礼、周兴及来俊臣等酷吏,广事罗织,严酷逼供,奖励告密,虽然消灭了一些政敌,但也滥杀无辜。到武周政权正式建立以后,斗争趋向缓和,此风才有所收敛。武则天为抬高武氏一族及宠臣李义府等人的社会地位,抑制旧门阀士族及李唐皇族,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把武家列入第一等,并规定凡五品以上官员皆入于谱。为了培植自己的政治力量,扩大其政权的社会基础,她举行殿试,创武举、自举、试官等制,员外置官,破格用人。这样做虽然选拔了一批才能之士,但也不免使官员倍增,流于冗滥。

高宗在位时,武则天曾上疏建言12事,其中有劝农桑、薄赋敛、息干戈、禁淫巧、省力役等进步的主张,高宗皆略施行之。在武则天执政的半个世纪中,由于隋末农民起义的作用及唐太宗贞观之治奠定的基础,也由于武则天沉重打击了旧士族和大贵族、大官僚集团,执行了一些具有进步性的政策,所以社会经济呈现出发展的趋势。武周政权建立后,她感到整个西域过于阔远,不易管辖,遂于长安二年(702)把天山以北地区从安西都护府划出来,另置北庭都护府,治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安西四镇自垂拱二年(686)起为吐蕃所占。武则天不甘心失土,乃于长寿元年(692)遣王孝杰等大破吐蕃,恢复了四镇。武则天还非常重视著述,召学士先后撰成《玄览》、《古今内范》、《青宫纪要》、《少阳政范》、《维城典训》、《紫枢要录》、《凤楼新诫》、《孝子传》、《列女传》、《内范要略》、《乐书要录》、《百寮新诫》、《兆人本业》、《臣轨》等书。她另有《垂拱集》、《金轮集》等著述。

但武则天也有不少消极的行为。她信图??、崇佛教,建寺院、筑明堂、造天枢、铸九鼎,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打击政敌的过程中也不免滥杀无辜。官吏大增也必然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在她统治时期尽管社会经济有所上升,但逃户问题已经日益严重,府兵制开始走向破坏。武则天重用武氏宗室武承嗣、武三思、武攸绪及武攸宁等人,并大封武氏宗人为王。大臣吉顼等人深以嗣君之选为虑,武则天也感到作为女子,死后只能入李家宗庙享子孙祭祀,所以接受臣下建议,于圣历元年(698)迎还庐陵王李显,复立为太子。武氏晚年宠爱男妾张昌宗、张易之兄弟,二人狐假虎威,作威作福。神龙元年(705)正月,张柬之、桓彦范、崔玄?? 、敬晖等人联合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发动政变,诛杀二张,逼则天退位,迎中宗复位。中宗上尊号为则天大圣帝,后人因称她为武则天。同年十一月去世。

萧太后(953~1009)

中国辽代景宗皇后,辽圣宗的生母。即承天皇太后。名燕燕,汉名绰。辽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女。辽景宗即位,册封皇后。乾亨四年(982),辽景宗死,辽圣宗立,萧燕燕奉遗诏摄政,号承天皇太后。当时,宗室200余人拥兵握政,向背难测;辽宋之间随时可能发生战争,人心不安;圣宗年幼,前途可虑。她任韩德让和耶律斜轸参决大政于内,耶律休哥总领南面军务于外,并加强对宗室的约束和对吏民的管理,使政局渐趋稳定。注意改善契丹族和汉族的关系,在倚重契丹族官员的同时,也任用了许多汉族官员。辽国旧例,契丹人和汉人相殴致死,轻处契丹人,重处汉人,她当政时改为依汉律论断,同罪同科。从统和四年到二十二年(986~1004),辽宋交战多次,她常与圣宗亲征,多有建树。统和时期,辽的国势达到全盛,都与她的活动有密切关系。统和二十七年十二月卒。

伊莎贝拉一世(1451~1504)Isabella Ⅰ

卡斯蒂利亚王国女王(1474~1504),阿拉贡王国女王(1479~1504)。1451 年4月22日生于阿维拉省的马德里加尔-德拉斯阿尔塔斯托雷斯,1504年11月26日卒于坎坡城的城堡。卡斯蒂利亚王国国王胡安二世的女儿。13岁时成为王位继承人。1469年同阿拉贡王国的斐迪南二世结婚。因婚姻未曾得到父王的许可,被撤销王位继承权。1479年胡安二世去世后,发生王位继承战争。1479年伊莎贝拉一世获胜。同年,阿拉贡王国同卡斯蒂利亚王国合并。1476年,伊莎贝拉下令成立由2000人组成的圣情会,负责维持社会秩序,打击犯罪活动。1480年成立宗教裁判所,负责审判工作。1492年1月2日,收复阿拉伯人在伊比利亚半岛的最后据点格拉纳达,统一了西班牙。同年伊莎贝拉一世支持C.哥伦布的远航计划,并给予物质支援。

伊丽莎白一世(1533~1603)Elizabeth Ⅰ

英国都铎王朝女王(1558~1603)。亨利八世之女。1533年9月7日生于格林尼治宫,1603年3月24日卒于伦敦。她受过良好教育,通晓拉丁、法、意大利等语,信仰新教。1558年11月17日玛丽女王去世,伊丽莎白继位。伊丽莎白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支持下,推行一系列有利于国家富强和资本原始积累的政策。在政治上强化专制王权,重用W.塞西尔等大臣,逐渐把议会变成专制统治的工具。她于1559年利用议会通过法令重立英国国教,与罗马教廷决裂。并与争夺王位的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进行长期斗争。1587 年枢密院处死玛丽,从而打击了内外天主教势力的颠覆活动,进一步巩固王权。在经济上伊丽莎白一世实行重商主义政策,保护和发展本国毛纺织业和其他新兴工场手工业。她特别鼓励造船和航海业,鼓励建立各类海外贸易公司,扩大英国呢绒等商品的海外市场。继续鼓励圈地运动,颁布迫害失地农民的血腥立法、徒工法和济贫法等。力图用国家政权控制或干预社会经济变革。在国外她采取使法国和西班牙两大强国互相牵制的政策,使英国一度较少卷入欧洲大陆纠纷,有利于增强国力。随着西班牙日益成为英国海外扩张的主要敌人,伊丽莎白一世纵容J.霍金斯、F.德雷克等英国海盗抢劫西班牙船只和殖民地,1585年又直接派兵援助尼德兰反抗西班牙的统治。1588年英国在英吉利海峡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跨入海上强国的行列。

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最后十几年国内矛盾日益突出。长期战争使国家财政陷入新的危机。城乡人民反抗不断。爱尔兰局势恶化。特别是专制王权与资产阶级的联盟渐生裂痕。资产阶级要求继续深入宗教改革,掀起清教运动,伊丽莎白一世对清教徒严加迫害。随意把许多商品专卖权赏给宠臣的作法不利于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遭到议会的猛烈抨击。她不得不在1601 年向议会许诺停止出售有害的专卖权。她终身未婚无嗣,由苏格兰王詹姆斯?斯图亚特继位。都铎王朝为斯图亚特王朝取代

玛丽亚?特蕾西亚(1717~1780)Maria Theresia

奥地利君主 (1740~1780),1741年和1743年加冕为匈牙利和波希米亚女王。1717年5月13日生于维也纳,1780 年11月20日卒于同地。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之女。1736年同洛林公爵弗兰茨?斯特凡 (1745年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弗兰茨一世)结婚。1740 年查理六世去世后,据《国本诏书》袭哈布斯堡王朝王位。即位不久,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爆发,玛丽亚?特蕾西亚失去西里西亚等地,但保住了王位继承权和其他世袭领地。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结束后,玛丽亚?特蕾西亚开始在奥地利实行全面改革:建立总参谋部,实行新的征兵制度;革新外交事务;改革国家管理体制,废除中世纪遗留下来的社会机构,建立中央枢密院、司法部、行政部和财政部;限制贵族对农民的剥削,颁布征收所得税法,取消贵族和僧侣不纳税的特权,规定新工厂主免税10年,鼓励工商业和纺织业自由发展;废除国内贸易关卡,实行统一税制,发行统一货币;实行司法与行政分离,制定新的民法和刑法,废除刑讯;教育方面使学校摆脱教会控制,由国家统一管理,建立专科学校。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天主教特权,废除迫害新教徒的法律,使新教团体获得合法地位。玛丽亚?特蕾西亚的这些改革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促进了工商业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使奥地利成为比较强大的中央集权君主制国家。

叶卡捷琳娜二世(1729~1796)

俄国女皇(1762~1796)。原名索菲娅?弗里德里克?奥古斯特。1729年5月2日生于奥得河畔的什切青市(今波兰境内),1796年11月17日猝死于皇村(今普希金市)。父亲是德意志安霍尔特-策尔布斯特王族的职业军官,母亲是德意志霍尔施坦戈多普王族的公主。1745年8月,同俄国皇位继承人彼得大公,即后来的彼得三世结婚,改名为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夫娜。彼得三世执行亲普鲁士方针,损害俄国利益,引起了贵族的不满。1762年7月9日,叶卡捷琳娜发动宫廷政变,处死了彼得三世,登上了皇位。

叶卡捷琳娜二世在对内政策方面,力图加强贵族官僚的国家机器,扩大贵族特权,维护和发展农奴制度。60年代,自诩“开明君主”,实行开明专制,同伏尔泰、D.狄德罗等西欧启蒙思想家保持通信联系。1767年,她召开了新法典编纂委员会,并为这个委员会写了《圣谕》,标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镇压普加乔夫起义后,转向公开的反动统治。1775年,颁布“全俄帝国各省管理体制敕令”,加强了贵族在各地的权力。在被征服的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强制的俄罗斯化政策。1785年颁布《御赐贵族特权诏书》和《御赐城市特权诏书》,使贵族成为社会上的特权阶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市民的经济政治地位。在位期间,她将农奴制度强加给乌克兰人;赐给贵族以大批土地和农奴;先后颁布地主有权放逐农民,农民必须服从地主的诏书,使农奴制度发展到顶点。

在对外政策方面,为实现其夺取世界霸权的计划,对土耳其发动了两次战争( 1768~1779、1787~1791 ),打通了黑海口,侵占克里木半岛在内的黑海北岸广大地区。1788~1790年同瑞典进行了战争。伙同普鲁士、奥地利,于1772 、1793和1795年3次瓜分波兰。侵占了立陶宛、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的大部分土地,置格鲁吉亚为保护国,俄国版图由此扩大了67万平方千米。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力图组织反法联盟,积极参与欧洲君主国镇压法国革命,在俄国历史上开创了干涉欧洲革命的先例,使俄国成为欧洲宪兵。

维多利亚女王(1819~1901)

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1837 ~1901)。肯特公爵爱德华之女。 1819 年 5 月 24 日生于伦敦肯辛顿宫,1901年1月22日卒于怀特岛。早年在其舅父利奥波德(后为比利时国王)监护下受教育,长期受自由主义思想的熏陶。1837年即位。即位初年,积极参与朝政,同首相墨尔本子爵W.拉姆(1779~1848)配合默契,倾向于辉格党人,与托利党人格格不入。1846年以后,女王和丈夫艾伯特亲王坚决反对外交大臣H.J.帕默斯顿的对外政策,逼使帕默斯顿辞职。在位后期,转向保守党并同B.迪斯累里结为至交,积极支持他的殖民侵略政策。1876年成为印度女皇。1881年迪斯累里去世后,开始信任索尔兹伯里和张伯伦。1887、1897年内阁举行隆重大典,庆祝女王即位50周年和60周年;并借帝国各属地代表聚集伦敦之机,举行帝国殖民地会议,利用女王声誉,以巩固大英帝国的统治和内部团结。

女王统治时期,特别是1851年以后,在英国历史上被称为维多利亚时代。她在位的60余年正值英国自由资本主义由方兴未艾到鼎盛、进而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时期,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君主立宪制得到充分发展,使维多利亚女王成了英国和平与繁荣的象征。

慈禧太后(1835~1908)

中国清代咸丰帝之妃,同治、光绪两朝实际最高统治者。那拉氏,祖居叶赫(今四平附近),故称叶赫那拉。满洲镶蓝旗人。父惠征,曾任安徽徽宁池广太道道员。咸丰十二年(1852)被选入宫,封兰贵人。1856 年生皇长子载淳。次年封懿贵妃。在宫中的地位仅次于皇后钮钴禄氏,且因得咸丰帝宠幸,干预朝廷政事。1860年,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她随咸丰帝逃往热河(今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次年8月,咸丰帝病死,6岁的载淳继位,她和钮钴禄氏被尊为皇太后,徽号慈禧、慈安,俗称分别为西太后、东太后。由于不满8位赞襄政务王大臣专权,11月,她与恭亲王奕阅等贵族官僚在北京发动辛酉政变,将载垣、端华、肃顺处死,其他5人革职或遣戍,改元同治,实行两太后垂帘听政,自己掌握实权。她任奕阅为议政王、军机大臣,管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依靠曾国藩、李鸿章等组织的汉族地主武装,勾结外国侵略势力,先后镇压了太平天国、捻军和苗民、回民起义,使清王朝的统治得到暂时稳定。她一方面采用洋务派自强和求富的方针,开办一些新式工业,训练海军和陆军以加强政权实力,另一方面,又支持顽固派对洋务派进行牵制,以加强深宫集权。同治十三年(1875),同治帝病死,无子。她立其4岁侄(亦系外甥)载??为帝,年号光绪,继续与东太后垂帘听政。光绪七年(1881),东太后突然死去。中法战争期间 ,她免去奕阅一切职务,从而独揽朝政。1886年,慈禧太后以办海军为名修葺被英法联军焚毁的清漪园(后改名为颐和园)。次年,改垂帘听政为训政。1889年,在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仍操纵内政和外交大权。一些中央和地方的高官显宦长期唯其命是从,在其周围形成后党集团。在中日战争中,她幻想列强出面干涉、调停,以致战败,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1898年,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于9月21日发动政变,幽禁光绪帝。废除全部维新措施,捕杀维新派谭嗣同等6人。慈禧太后宣布重新训政,并准备废黜光绪帝。但由于一些地方督抚和外国使臣的反对,乃保留光绪皇帝称号,立端王载漪子溥愁为大阿哥(皇储)。当义和团运动兴起时,慈禧太后下令镇压未果,不得不于1900年初改“剿”为“抚”,利用义和团的反帝爱国热情,对外宣战。8月,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她携光绪帝逃往西安。再次命令镇压义和团,并以庆亲王奕?痢⒅绷プ芏郊姹毖蟠蟪祭詈枵鲁雒媲蠛停?在1901年9月与11国签订了空前屈辱的《辛丑条约》。此后,为缓和国内外矛盾,消弭革命,维持统治,陆续推行“新政”,主要措施包括调整官制、整顿吏治、改定刑律、编练新军、奖励实业、兴办学校等等。1906 年又宣布预备立宪。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死。她命立醇亲王载沣子、年仅3岁的溥仪为帝,年号宣统。次日慈禧病死,结束了对清朝长达47年的统治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