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乱侃李逵的武力以和斋兄 -- 煮酒正熟
从《燕青打擂》看被宋的相扑活动(上)
2004年8月13日16:47 中华武术
--------------------------------------------------------------------------------
小说《水浒传》第七十四回《燕青智扑擎天柱》,叙述浪子燕青与任原相扑比赛的全过程,详尽而生动地再现了我国北宋时期相扑的场面。本文就此入手,广泛参考有关文献典籍和当代学人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北宋时期相扑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粗浅的探讨。
小说,特别是写实小说往往是生动的历史画卷,是当时社会风俗和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水浒传》第七十四回,标题为《燕青智扑擎天柱》,人们习惯简称之为《燕青打擂》,由于刻画人物栩栩如生,情节迭宕有趣,引人入胜,向来为老百姓津津乐道,流传甚广。书中详尽地叙述了燕青挑战相扑高手任原的经过,细致地描写了块头相差很大的两位相扑手在比赛过程中的技术与智力较量,语言形象生动,十分逼真地再现了北宋时期相扑比赛的场面,因而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向为治史者所重视。
宋朝的相扑,与我国现在的摔跤相类似而又有区别。相扑是我国一项历史悠久的运动,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的角抵之戏。《左传》书:“晋侯梦与楚子搏,楚子伏,己而盐其脑,是以惧。”[1]庄子云:“以巧斗力者,始乎阳,常卒科阴,大至则多奇巧。”[2]先秦时,虽无角抵之名,而有角抵之实。《史记》载“是时二世在甘泉,方作觳抵、俳优之观。”下引应邵注云:“战国之时,稍增讲武之礼,以为戏乐,用相夸示,而秦更名曰角抵。”[3]角抵之戏是相扑的原始形式,肇端于先秦,经过历代王朝的继承与发展,到了唐宋时期已经相当成熟,特别是在宋代,达到鼎盛期。北宋不仅有了官方组织的正式赛事,民间也经常举行比赛,重要的摔跤学专著《角力记》也成书于宋初。相扑在宋代有争交、手搏、相搏、角抵、角力等多种叫法。“今世俗相搏谓之相扑”。[4]“角抵,今相扑也。”[5]“相扑、争交,谓之角抵之戏。”[6]“角抵者相扑之异名也,又谓之争交”。[7]在这多种叫法中,相扑是通俗的名称,也是最广泛的叫法。必须说明的是,“手搏”与“角抵”原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两种不同形式的竞赛活动,这点徐哲东先生已经有详细的考辩,[8]此不赘述。
宋代相扑活动兴盛,“不仅是宋廷宴会上的表演节目,也是城市瓦舍中极受群众欢迎的项目”。[9]当日赛事纷纷,名手辈出,光《武林旧事》收录的就有“王侥大、张关索、撞倒山、刘子路、卢大郎、铁板沓、赛先生、金重旺、赛板沓、曹跌凛、赛侥大、赛关索、周黑大、张侥大、刘春哥、曹铁拳、王急快、严关索、韩铜柱、韩铁僧、一拔条、温州子、韩归僧、黑八郎、郑排、昌化子、小佳哥、周僧见、广大头、金寿哥、严铁条、武当山、孟来住、董急快、董侥大、周板沓、郑三住、周重旺、小关索、小黑大、阮舍哥、传卖鲜、郑白大”[10]44名。相扑手大多是自幼开始学的,燕青便说:“小乙自幼跟着卢员外学得这身相扑,江湖上不曾逢着对手……”《武林旧事》等书都提到小儿相扑,说明当时也有专门为儿童相扑手举行的公开的表演赛甚至正规比赛。男子之外,还有女相扑手,《梦梁录》中称女相扑手为“女占”,“女占赛关索、嚣三娘、黑四姐女众,俱瓦市诸郡争胜,以为雄伟耳。”[11]北宋王朝的好几代皇帝对相扑活动都表现出很高的兴致,宫廷之中常有此类比赛和表演,并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制度。“(宫庭中)设有专门的相扑组织和管理训练、比赛的军头司,对扑手有甄别、考试、选拔、晋升和赏赐制度。”[12]十月初十日天宁节,是宋朝宫廷的大节日,在盛大的宴会期间,会间有一系列的活动及表演,相扑是其中的重要名目,在天宁节举行相扑比赛几乎成为宋朝廷的惯例,“朝廷大朝会圣节(即天宁节),御宴第九盏例用左右军相扑。”[11]这里的左右军指的是京师教坊诸艺人,不是在役军人。“反谓左右军,乃军师坊市两厢也,非诸军之军,百戏乃上竿、跳索、倒立、折腰、弄?А⑻咂俊⒔疃贰⑶娲髦?类。”[13]其他节日,宫庭中也可能临时举办相扑赛以娱乐助兴,仁宗朝时还举行过女性相扑。“今月十八日,圣驾御宣德门,召诸色艺人,各进技艺,赐与银绢,内有妇人相扑者,亦被赏赛。”[14]宫中如此,宫外也是如此,民间对相扑的热爱丝毫不亚于在朝的统治者,宫庭之外的赛事表演较之宫中就更加频繁了。正月十五上元节,三月二十八日东岳圣帝诞辰、六月六日显应观崔府君生日等节日或庙会日,民间都可能举行各种各样的相扑表演或比赛,以庆祝节日或献神灵,一来增加节日气氛,一来以娱观者耳目。“每年六月六日,汴京万胜门外演出的伎艺中,有相扑及乔相扑。”[15]燕青参加的那次是三月二十八日,为庆祝东岳圣帝诞辰日庙会而举行的相扑赛。
相扑赛事的频繁举行,除了民众的热情和喜爱之外,还得益于一个有利的条件,那就是结社的兴起。宋时结社成为风气。民间社团名目繁多,光《武林旧事》所列名目就有“排绿社、齐云社、遏云社、同文社、角抵社、清音社、锦标社、锦体社、英?ι纭⑿郾缟纭⒋浣跎纭⒒娓锷纭⒕环⑸纭⒙苫?社”[16]等,社团有一定的组织管理,有一定的社规,有常规活动,定期组织各种比赛。角抵社就是相扑手们的社团,“相扑手们每年都要参加比赛。”[17]节日或庙会日是人群最集中的日子,在这种特殊的日子开展任何公开活动或竞赛,无疑可以争取到最大数量的观众。从各种文献记载看,民间的相扑比赛也多选择在节日或庙会日举行,既增添了节日的热闹气氛,又理所当然地争取到大量的观众,扩大相扑活动的影响力。位于泰安州境内的泰山上东岳庙跤场便是北宋朝的著名赛场,也是当时最大的赛场之一。每年三月二十八日东岳圣帝诞辰日,四方香客云集于泰岳朝拜,人如蚁聚,各式艺人和社团组织都适时地抓住这一难逢的机会,纷纷举办各种活动以娱人耳目,同时赚取些利物。相扑比赛定期于此时举行,从《水浒传》的描述中我们可以一窥当时赛场的盛况:“那日烧香的人,真乃亚肩叠背,偌大一个东岳庙,一涌便满了,屋脊梁上都是看的人。”著名诗人杨万里曾作过一首《角抵诗》来描述相扑现场的盛况:“广场妙戏斗程材,未得天颜一笑开。角抵罢时还罢宴,卷班出殿戴花回。”[18]
从《燕青打擂》看被宋的相扑活动(下)
2004年8月13日16:47 中华武术
--------------------------------------------------------------------------------
燕青打擂以东岳圣帝诞辰日在泰山上举行的相扑比赛为题材。从《水浒传》中的描写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当时相扑比赛的一些特点和规则。
首先,举行比赛有一定的日期,在泰山上举行的比赛一般都选择在三月二十八日东岳圣帝诞辰日举行。《水浒传》写燕青打擂便是在这个日子,元代无名氏的杂剧《刘千病打独角牛》也是以这个日子为背景。[19]
第二,服饰有定制。宋代的相扑服装,“沿袭汉、唐以来的旧制。比赛双方上身完全赤裸,下身光腿赤足,仅在腰胯束有短裤,头上一般是梳髻不戴冠,也有时足下穿靴式鞋。”[20]《水浒传》中的描述基本与上面相符,“燕青除了头巾,光光 的梳着两个角儿,脱下草鞋,赤了双脚,蹲在献台一边,解了腿绷护膝,跳将起来,把布衫脱将下来……”燕青与任原的装束差不多,除了下身的短裤外,身上都是赤裸的。从流传下来的唐宋相扑图画上看,[21]相扑手的服饰与现代的日本相扑装束大致相同。
第三,有裁判和比赛规则。裁判叫作部署。部署本是唐宋时军营中擅长技击的低级官名,大概是由于军中军人比试武艺时,常邀请熟悉技击术的部署为评判官员,后来逐渐使用开来,便成为所有较技比赛中裁判员的统一称谓。相扑比赛的部署,一般是由经验丰富的老拳师充任。比赛开始之前,部署要进行参神等礼节,然后才请出赛手。《水浒传》上说:“一个年老的部署,拿著竹批,上得献台,参神已罢,便请今年相扑的对手,出马争交。”参赛者上台后,部署先请往届冠军对着台下香客(观众)说一段开场白,这段话一般是属于邀赛性质的,带有挑衅和刺激性。如任原上台后说:“四百座军州,七千余县治,好事香官,恭敬圣帝,都助将利物来,任原两年白受了,今年辞了圣帝还乡,再也不上山来了。东至日出,西至日没,两轮日月,一合乾坤,南及南蛮,北济幽燕,敢有出来和我争利物的麽?”参赛者准备就绪,部署要宣读“社条”,也就是简单的比赛规则。“社条”之前往往还有一小段附加的开场白:“依古扎斗智相搏,习老郎捕腿攀腰;赛尧年风调雨顺,许人人赌赛争交。”[15]社条内容比较简单,其原则主要是“保证双方公平的竞争,不准施行不正当的手段。”[22]社条不一定非要部署来念,有时候也由社司来宣读。[23]比赛一般分三个回合,或者以有一方认输为止。
第四,参赛者不分体重级别。任原人高马大,是个威猛的粗壮汉子,作者借用宋江的口这样描述他:“身长一丈,貌若金刚,约有千百斤气力……”相对来说,燕青的体形要瘦小得多。从体形上看,燕青明显处于劣势,在旁人眼里,燕青绝无取胜的可能,因而,得知燕青要挑战任原的人,无不明白表示他们的怀疑和担心,就连比较了解燕青实力的宋江也不例外。任原更丝毫不把燕青放在眼里,轻蔑地说他是来找死的。赛手不分体重级别,这反映了宋代的相扑比赛制度还不十分完善,同是训练有素的赛手,如果重量体力差别太大的话,是很难进行比对的,这样的较量存在不公平竞争的因素。
第五,参赛者需要保人作保,在比赛过程中如果不慎有赛手伤亡,伤亡者后果自负,伤人者不负责任。[24]
第六,相扑不光是以勇力决胜负,也注重技巧和参赛者的心智。“夫角力者,宣勇气,量巧智也。”[25]为了打消宋江的疑虑,燕青也向宋江道出了相扑的秘诀“不怕他长大身材,只恐他不著圈套。常言道:‘相扑的有力使力,无力斗智。’非是燕青敢说口,临机应变,看景生情,不倒的输与他那呆汉。”比赛过程中,燕青发挥了他的聪明机智,不与任原做正面交锋,避实就虚,指东打西,故意制造假象,抓住任原体大反应慢的弱点,不断地变换位置,诱使他不断地转动身体,见有机可乘,瞅着他站立不稳的当儿,立即抓住机会,“却抢将入去,用右手扭住任原,探左手插入任原交裆,用肩胛顶住他胸脯,把任原直托将起来……”,用一个“鹁鸽旋”把任原狠狠摔下台去。这则故事便是以巧胜拙、以智胜力的典型。可见巧智在相扑比赛中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第七,官方介入管理,胜出的一方有实物奖励。比赛规模稍大,人多拥挤,鱼龙混杂,容易出现意外事故,也可能导致场面混乱无法控制。因而,官府的介入是必要的,主要职责是维持秩序,控制现场场面,保证比赛顺利进行。得胜者有实物奖励,就是所谓“利物”,“利物”可以是由香客(观众)集体摊派的,也可能是政府发出的。“优胜者可得旗、帐、彩缎、锦袄、马匹等。”[26]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北宋的确可以称得上是我国相扑比赛的黄金时期。从宫廷到民间,从皇帝到普通老百姓,全国上下,大都喜爱这项运动。一时名手辈出,频繁举行各种赛事。国家设有专门的管理训练机构,民间则有自觉组织起来的社团。竞赛时,从赛手的服饰到比赛的规则都有成文的规定,可以说,当时的相扑比赛已经具有现代竞技运动的体制和精神了。
注释
[1]《左传》卷十五,僖公二十八年
[2]《庄子?天下篇》
[3]《史记?李斯列传》
[4](宋)冯椅《厚斋易学》卷四十七
[5](宋)高承《事物纪源》卷九
[6](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7](宋)吴自牧《梦梁录》卷二十
[8]参见徐哲东《国技论略》
[9]《中国武术史》,武术研究院编撰,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研究院《中国武术史》”)
[10]周密《武林旧事》卷十下
[11]《梦梁录》卷二十
[12]《中国跤术》,人民体育出版社
[13](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九
[14]司马光《传家集》卷二十三,《论上元会妇女相扑状》
[15]转引自习云太《中国武术史》
[16]《武林旧事》卷三
[17]习云太《中国武术史》
[18]《诚斋集》卷二十八
[19]比赛时间地点的背景,作者是借剧中角儿拆拆驴之口交代的,拆拆驴上场自白说:“三月二十八日,东岳泰安神州,我和独角牛劈排定对,争交赌筹。”
[20]研究院《中国武术史》
[21]图可参见《中国武术史》
[22]研究院《中国武术史》
[23]宋话本《杨温拦路虎》,写杨温与李贵在泰山上比试棍棒,擂台上的工作人员不只有部署,还有社司,社条便是由社司宣读的。
[24]这条在《燕青扑擎天柱》中也提到了,燕青跳上台准备比赛时,部署先问他有没保人作保,燕青回答说自己就是保人,打死了并不要人偿命。
[25](宋)调露子《角力记?述旨》
[26]习云太《中国武术史》武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我觉得摔跤术和战阵武力应该分开,这不是一档子事 吴元叹 字804 2004-09-11 22:48:57
😥相扑似乎宋时也已流行 西柠 字248 2004-09-12 19:06:51
😄周密已经是南宋后期时人了 吴元叹 字180 2004-09-13 09:10:59
不怎么了解,搜了一篇, 与兄讨论
😨看样子是我把摔跤和相扑搞混了 吴元叹 字120 2004-09-13 20:29:07
😄哎呀!哎呀!这帖子是越写越好了!越来越不得了了! 锦候 字783 2004-09-10 01:52:18
😄哈哈。。。锦兄说得有趣! 西柠 字433 2004-09-10 02:42:57
不是因为焦挺四处投亲不着才称没面目的吗? 子氓 字0 2004-09-15 09: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