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半原创】只分良莠,不分汉回 -- 懒得起名

共:💬34 🌺121 🌵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再再侃两句--同治回乱

主贴吃了一蛋,俺很欣慰啊,看来下次懒人说到民族政策,一定要高呼“杀光XXX人”才会让某些重口味的朋友暗爽。

既然有人提到了同治回乱,那咱们就简略的说说它吧,正好来做民族政策的反面典型。

自唐以来,关中东部沿河西岸就有回民聚居。回汉之间宗教信仰、职业(商、农)、生活习惯皆有不同,回汉两族虽有矛盾,但绝未到民族仇视的地步,清政府利用这种矛盾,采取以汉制回的政策,“凡争论斗殴,无论曲直,皆抑压回民。汉人复持众欺凌,不知回性桀骜,亿万同心,日积月长,仇恨滋深。”(张集馨:《临潼纪事》。)

咸丰八年(1858),渭南县北焦村发生回汉两族群众斗殴事件,县官判处由回民乡约给北焦村补偿银两、修庙筑城、栽树立碑、牵羊上庙、鼓乐认罪、以息讼事,引起回民不满。

咸丰十年(1860年),为了对付迫在眉睫的太平军威胁,清政府组织以汉民为主的地方武装—渭南县团练。此时清政府对地方武装势力控制力极弱,所以汉人团练狭私仇准备与回民打斗。回民也联结一起,骑马练武,以备自卫。

1862年,太平军陈德才部进入陕西,渭南团练率回勇600余名赴刘峪口堵截,回勇认为意在借机削弱回民,不愿作战,自行解散。散归途中,有回民砍伐树木(也说有去竹园砍竹子打算揭竿而起),被地主聚众打死二人。其余回民赴华山州衙告官,州衙偏汉抑回,当堂宣谕:“回伤汉民,一以十抵;汉伤回民,十以一抵”。乡间团练头目借机杨言:“打死回民不必经官”,此举引起回民怒火。清朝统治者害怕回民与太平军联合,出现了“见回不留,天意灭回”、“杀回有赏”的传单,进一步激化了民族矛盾,1862年4月17日,爆发了渭华回民起义。(懒人按:在这一刻,清朝蠢官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元朝猪头统治者灵魂附体啦!)

建国后,我们一直称清同治元年至十一年(1862-1872年)的回乱为“回民起义”。懒人觉得“起义”的定义还是该打个折的。盖,凡是起义者,都要有明确的政治主张,而该主张还应该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而不是倒行逆施。比如,我们总不会赞扬张勋复辟是张勋起义吧?

同治回乱则是愚蠢透顶的民族政策导致的赤裸裸的民族仇杀!

来看看汉回仇杀的结果:

回乱前,省城西安“节署前、后、左、右、迤北一带,教门烟户数万家,几居城之半。教堂经楼,高矗云天,气势雄壮。绅富三分之一,乐业安居,自成风俗。” 省城西安中的回民因为没有参加同治年间的战争而免遭杀戮,故其战前、战后人数当大至相等。据左宗棠奏报,同治年间的回民战争结束后,陕西回民仅省城西安尚有二三万,其余尽族西行 。西北战事结束后,甘肃幸存的陕西回民大约有6万余口,分布在的宁、灵和河湟等地。其中,固原的陕回数千人安顿在平凉的大岔沟一带;金积堡的陕回一万余人安顿在平凉的化平川一带;河州的陕回一万余人安顿在平凉、会宁、静宁和安定等处;西宁的陕回二万人安顿在平凉、秦安和清水等处。 此外,尚有2000余口回民随白彦虎逃往俄罗斯境内。 考虑到战时逃往新疆、内蒙、四川以及河南等省的陕西回民,估计战后陕西境外幸存的陕西回民人数大约在10万口左右。

总计以上数据,1880年陕西回民人口谷底数不会超过15万。同战前全省的175万的峰值人口数相比,战乱中损失的回民在160万口左右,人口损失率高达91.4%。 直到1953年第1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省回族人口总数仍不足6万。1990年全国第4次人口普查时,陕西回民人口总共只有13.2万,仅占全省人口总数的0.4%,全国排名第15位

汉人的损失更大,陕西10大县几成无人区:时陕西巡抚刘蓉言“西、同、凤三府,地最饶沃,古称陆海,今土地之开垦者十不二三,而人民之死亡者十居六七……向日绣壤相错之地,树木丛生,丫杈成拱,或行数十百里不见一椽一屋一瓦之覆。炊烟昼绝,豺獾夜嗥,气象殆非人境。”(《陈陕省凋敝情形疏》)

好啦,回乱就介绍到这里,看过血淋淋的民族仇杀之后,咱们是不是该从前人的鲜血里面总结一二:

1、愚蠢透顶的拉偏架的民族政策一定导致民族仇视和民族隔阂。民族仇视和民族隔阂还不算可怕,最可怕的是仇视和隔阂太容易被政治野心家所利用。在一个国家强盛之际,被野心家刻意引发的民族矛盾不过是芥藓之疾;而在国家衰弱之时,那就是心腹大患!

2、大多数人,或者说人民,不论种族、文化、信仰,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思维的惯性都是容易被蒙蔽被欺骗的,甚至可以说人民就是幼稚和愚蠢的(懒人估计这话要挨蛋,所以事先声明,俺也是人民的一员),在政治野心家用民族仇视的汽油点燃了民族仇杀的烈火之后,人民的愚蠢、短视和仇恨将会是一股无法阻挡的力量,甚至足以绑架最初点火的政治野心家,好像一头浑身着火的莽牛,向前冲,直到把所有人带向毁灭。

3、对于多民族组成的中国而言,基于前面两点,我们应该明白:无论何时,愚蠢的民族政策都不是国家之福;无论何时,民族仇视都不是国家之福;无论何时,任何挑动民族矛盾的言论和行为都不是国家之福。民族争斗的高速公路上,等待我们的,只有浩劫。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