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坚持淮南 --- 记解放战争初期的淮南战场 (7) -- 洪枫

共:💬36 🌺32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坚持淮南 --- 记解放战争初期的淮南战场 (14)

(十四)奉命北撤

9月5日,在十六团和盱来嘉地方武装在淮南游击坚持了约40天后,华中军区终于向朱云谦来电下达了撤退命令。该命令的要点是:

1) 朱云谦率十六团经六合,天长,仪征向高邮转移;

2) 盱来嘉地方武装留在原地继续坚持游击战,具体安排由朱云谦组织布置。

朱云谦在接到这份命令后,既感到高兴,又有些犯愁:当时华中的战局他多少已有些了解,那就是战场已经北移,华中主力也从苏中逐步北移,短期内已不可能顾及淮南。现在十六团已是孤悬敌后,而且战斗部队已经损失了三分之二以上,全团战斗部队已不足一个营。现在马上北撤还有可能保全十六团。但就撤退路线来看,走六合-天长-仪征-高邮这条线,路程既远,又因要穿过数道公路封锁线,易被敌人阻拦包围,还不如从盱眙在淮北我军船只的接应下北渡洪泽湖安全方便。思前想后,朱云谦给淮南军区发了一封电报,希望上级同意从盱眙北渡洪泽湖的撤退方案。淮南军区于9月7日很快回了电报,要求朱云谦坚决按华中军区的命令办,即按原定路线撤退。

于是朱云谦只有做好向东打,冲过敌人封锁的准备。

对于让盱来嘉地方武装继续留在原地坚持游击的方案,朱云谦也颇费思量。

经过一个多月在淮南敌后的游击转战,其艰难困苦朱云谦和大家都品尝到了。如果让盱来嘉地方武装继续留在原地,前景的恶劣大概是想象得到的。何况其中有不少是共事多年的老同事,老部下,朱云谦从内心来讲多少有些不忍。现在来安县委和来安支队,以及嘉山县委和嘉山支队都与十六团会合在一起,但盱眙县委及其地方武装却一直联系不上,朱云谦心里很是焦急。

当朱云谦在9月初刚从路西转回路东,就立即派人去盱眙与盱眙县委金江他们联系,但由于盱眙局势严重恶化,绝大多数的联络点都被破坏或切断,派去的人没能找到金江他们,只好无功而返。朱云谦并没有气馁,他第2次派了得力参谋植品三前去联系,期冀着植品三能够完成任务。

植品三绰号叫“老弯” ,盱眙人,在盱嘉地区很有名气,是抗战时期盱嘉地区有名的“三杆枪” 之一。植品三胆大心细,足智多谋,经常孤身一人出没在日伪盘踞的村镇里进行除奸和收集情报等活动,让日伪对植品三颇为忌禅。植品三长期战斗在盱嘉地区,曾任独立团连长,区委书记,县敌工部长,很得朱云谦和金江的赏识和器重。本来植品三在抗战胜利后已被华中局选上派往东北,未料走到淮阴后才知道华中通往东北的交通线已被国军切断,于是植品三又回到淮南路东工作。

朱云谦对植品三满怀信心和希望。

没想到植品三竟也一去不回!

难道金江他们已经全军覆没了?难道植品三也落入了敌人的陷阱之中?

朱云谦隐隐感到了盱眙局势的严重,盱眙县委手握的力量太弱了,是盱来嘉三县中最弱的一个,只有区区一个排。但朱云谦仍不死心,在9月5日接到华中军区撤退命令以后,他又派盱眙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董锐再次前往盱眙寻找金江他们,同时让董侦察能否在洪泽湖边搞到船。临行前,朱云谦对董锐交代说,如果仍无法找到金江,你要留信在联络点,告诉他们撤退的消息,叫他们尽快赶来。

朱云谦把与盱眙县委失去联络的坏消息也电告了淮南区党委。淮南区党委也感到了局势的严重,于是在9月7日的电报中指示朱云谦,叫他把现存的盱来嘉地方力量合在一起,成立盱来嘉中心县委,由徐速之任书记,胡少卿任副书记,金江(已失去联络)、李锐、范国璋为委员,并将现存的地方武装合在一起,成立游击大队,继续留在原地坚持。

董锐回来了,但他仍未能找到金江及盱眙县委,只好在指定的联络点留信叫金江他们尽快赶过来。

朱云谦预感到金江他们很可能已经凶多吉少,但他已没有时间再拖延等待。9月9日上午,朱云谦将十六团和各县地方武装及干部召集在嘉山的白云寺,他首先向各县负责人通报了华中军区及淮南区党委关于十六团北撤和地方武装坚持原地的决定。没想到,一些地方同志对继续坚持原地的决定十分抵触,他们气呼呼地说:“不能把我们甩下,坚决跟你们一起走!”

说实在话,让地方同志继续留在原地坚持确是勉为其难:一方面他们在这40多天的游击坚持中已经疲惫不堪,粮弹俱缺,战斗力已大为下降,士气也相当低落。另一方面,敌人仍留有5个团的重兵在路东反复清剿,敌人的基层政权也普遍建立起来,气焰嚣张,这让很多基本群众失去了信心和希望,开始疏离我们。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继续留在原地坚持,前途实在凶多吉少。

但朱云谦也无权改变上级的决定,他只好对地方的同志做说服工作:这是上级的决定,大家留与不留,不是我说了算的。其他同志也说上级命令应坚决执行,这样才勉强止住了争议。

到了黄昏,朱云谦跟徐速之交代了留下坚持需要注意的事项后,就带着十六团与留下坚持的地方同志依依惜别,踏上了北撤的征途。

从1939年算起,朱云谦在淮南这块土地上整整战斗了7年,与这里的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与日寇与敌人浴血奋斗,写下了多少英勇感人的篇章。朱云谦眷恋着这块土地,眷恋着这里的人民,更眷恋着曾在这里同生共死的战友。“你们一定要坚持到我们打回来啊!” 朱云谦在心里默默地念着。尤其是对金江,他在心底有一种隐痛:当年他们在工作上是那样的默契和同心协力,但现在连招呼都没有打成就撇下他们走了,而且自己这样一走,金江他们必然更加困难,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感在折磨自己:金江,你在哪里?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